回顾年会

年会合作

年会门户

了解CFF

融合之道——城市教育资助新趋势
2018年11月24日 作者:千禾 来源:千禾社区基金会

到2020年,中国要面对的贫困问题是相对贫困,尤其是贫困的代际传递。说到贫困的代际传递,流动人口的子女首当其冲。


“关注流动儿童教育的问题,是关注社会真正的痛点,只有关注和坚守流动儿童教育领域,才能真正地推动社会进步。”11月23日,千禾社区基金会、新公民计划、资助者圆桌论坛共同承办了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的平行论坛“融合之道——城市教育资助新趋势”,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在论坛中用上述一番话,呼吁公益力量托起流动儿童的未来,撬动社会资源来一起托起城市的未来。


基金会该如何理解流动儿童问题?如何进入流动儿童教育资助领域?


此平行论坛通过全国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剖析、一线服务组织亲身分享、发布2018流动儿童教育领域扫描报告等行动,推动和指引关心城市、关心教育的资助机构同行们投身城市教育资助。


1542992442668454.jpeg

梁语刚(香港乐施会,左二):做政策倡导,关键是公益机构要对政策本身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和解读,除了自己了解政策以外,也要让社群了解这些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此外,很多优秀的伙伴可以抓住与地方政府组织合作交流的机会做推动,增加对政策的影响力。

郑依菁(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中间):联合媒体、学术团队共同发声,可让政策倡导事半功倍。基金会也可以通过对公益组织的传播资金支持或传播能力提升,与公益机构合力做好倡导工作。

魏佳羽(新公民计划,右一):连结学术研究者和一线服务工作人员,只有基金会适合担任这当中的角色。让研究者到一线机构与一线人员共同工作,才能做出更好的研究,为政策倡导提供更好的依据

李妙婷(千禾社区基金会,左一):基金会本该是政策倡导的重要主体,因此在低头做事的时候也要抬头看政策。而除了去做源头的倡导,政策领域里更多的问题是,政策出台后的落实问题。但感觉很多机构对把已有的政策执行下去的兴趣远远低于去做源头处政策倡导。


流动儿童画像:留守儿童的另一面


十年前,开展流动儿童研究之初,学者熊易寒进入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担任了一名英语老师:他每节课都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管理课堂纪律,孩子们混日子、打架,“杀马特”发型流行,无心向学。那时,走在城市街巷里,很容易区分出流动儿童和城市孩子。


十年后的今天,现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的熊易寒在论坛上分享道,很多流动儿童从小就随打工父母来到城市生活学习,从外型上和城市孩子的差别已经很小,甚至有人能讲地道的上海话。但在他们中,依然存在身份认同困境、自我放弃等情况。十年来,流动儿童依然面临着亲子分离、安全看护不足、无法进入城市公办学校、低收费民办学校的质量较差、缺乏可负担且有质量的校外教育等教育问题。


流动和留守,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往往是儿童的不同阶段。近年留守儿童群体因频发的恶劣事件被社会聚焦,相比之下,流动儿童问题被严重忽视。但因两个群体具有高重合度和高相关性,越来越多像熊易寒的学者研究者,以及公益机构,更愿意将这两个群体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和思考。


学校教育如何突破?


熊易寒指出,城市教育制度是导致流动儿童问题的关键。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教育政策,但相同的是,城市政府对流动儿童教育的态度并不取决于对流动儿童福利的考虑,而是取决于产业结构对外来打工者的需求。大部分流动儿童进入低收费民办学校,接受质量较差的教育。


能不能上学、上好学,直接影响了流动儿童未来发展。一方面因为无法就地参加中高考,要返乡或升职中,流动儿童看不到自己的前景,看不到希望,从而主动放弃了学业上的努力。另一方面,民办学校内“反学校文化”盛行,流动儿童认为学校所传授的知识大多是无用的,无法改变他们的命运或处境,还不如尽快结束学业,到社会打工。


但多个事实证明,只要接受好的教育,流动儿童也能得到不亚于同龄人的成绩。


如何影响地方教育政策改善、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很多公益机构选择在研究和政策倡议、或直接办学等方面投入和努力。


论坛上,资助者圆桌论坛、新公民计划、千禾社区基金会联合发布《2018流动儿童教育领域扫描报告》(简称扫描报告),通过问卷分析全国122家流动儿童教育组织而写成。报告中指出,公益机构在研究和政策倡议工作中面临较大挑战:缺乏对基础数据的整合和分析,研究成果缺乏梳理传播,对政策的解读和实施效果的研究评估等等。


在此挑战下,那基金会在教育政策倡导方面,有什么可为空间?论坛的圆桌讨论中,来自千禾社区基金会、香港乐施会、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壹基金、新公民计划的负责人及项目官员给出了许多宝贵的思考。


如何突破有限的社区资源?


除了研究和政策倡议,甚至直接办学,扫描报告显示,不少公益机构通过开办社区中心,以及将教育产品或服务递送到学校/社区的方式切入,投入资源以期改善流动儿童教育。但根据国家政策“到2020年90%城乡社区至少1所儿童之家”的目标,目前社区中心依然有巨大的缺口。而教育产品/服务递送到社区,社区是否能全盘接收,同样存在疑问和挑战。


千禾社区基金会副秘书长李妙婷在论坛的圆桌讨论环节中指出,在社区中心和教育服务极其有限的背景下,外来的教育服务永远都无法满足所有流动儿童的需求,先到者先得的教育服务,对于未能获得覆盖的流动儿童来说,是另一种不平等。“为了让这些公益资源效率发挥到最大,赋能社区非常关键,应该一直贯穿在我们社区工作当中。”她说。


来自广州番禺的蓝欣社区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朱小梅在论坛上作主题分享,为流动儿童的社区教育问题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破题的视角:激发社区内生能量,让社区妈妈有能力服务自己社区的孩子。


小梅也是一名在城中村生活的妈妈,看着邻里深受子女教育问题困扰,而流动儿童也在家庭沟通、学习等方面出现种种问题,2017年,她与城中村的几个妈妈一起成立蓝欣公益,期望通过推动社区妈妈间的友爱互助,实现社区内的互相帮扶。


蓝欣妈妈们通过举办多种社区活动让社区居民来认识蓝欣以及参与活动,扎扎实实地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联系。从只有5个妈妈在一起,到现在与200个社区家庭(不仅流动家庭,还有本地家庭)建立关系,在这过程中不断鼓励家长们发挥特长和优点,蓝欣已经实现了家长间相互帮忙托管照顾社区孩子、周末兴趣班的带课、带活动。


“每个人的活动半径是3公里,如果200个妈妈或爸爸能运用自己所学的帮扶其他社区家庭,就能有更多的孩子受惠。”未来,蓝欣妈妈们还希望通过递送到社区的教育产品和服务,提升自己的亲子沟通、绘本阅读等多样技能,影响自己身边更多的家庭,提高社区帮扶的能效。


资助指南:多样化的资助路径选择


“今天我们平行论坛现场没有看到江苏、浙江的基金会参与,但这两个省其实都是流动人口大省。”新公民计划总干事魏佳羽指出,目前关注流动儿童议题的基金会还很少,希望通过此次平行论坛让更多在地的基金会能够去关注。


扫描报告的发布,也为基金会等资助机构提出了操作性强的建议,张帆表示,期望通过报告,能帮助资助机构可以在自己最适合出力的地方出力,推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改善。


一、资助研究与政策倡议方面,资助重要的基础问题研究及其成果传播。流动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深深的嵌入在中国城市化转型的过程之中,依然有大量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有待回答。 


二、资助将优质教育产品递送到学校,提升教育质量。举办学校是一件复杂而又充满艰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我们所能做的是讲那些已经被验证的优质教育产品,引入民办打工子女学校,不断优化提升服务质量,陪伴孩子们成长。


三、资助开办更多社区活动中心,推动社区自组织的形成。应该跟一线的社区伙伴一起来讨论,何谓社区中心的效率,更加广泛的参与、更多的自组织的出现,通过互助的方式来回应社群自身的需求也许是比从外部引入的专业服务更加有效的策略。


四、资助更多志愿者参与流动儿童服务。通过大量的志愿者的参与,一方面有助于我们降低服务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让流动儿童教育的问题被更多人看见、理解,真正推动不同人群的接触和融合,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才更加有可能被真正解决。


1542992337187665.jpeg

(不同特点的资助机构可以有效考虑的资助方向整理成上表,以供参考)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