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年会

年会合作

年会门户

了解CFF

非公募基金会的实践
2011年11月28日 作者:金锦萍、窦瑞刚等

徐永光:大家谈的无非两个大的方面,一个内部,一个外部,内部最集中一个是使命,一个灵魂,还有一个就是治理,这个治理可能是复杂的问题。

   

第二,是外部问题,刚才建刚谈到了公募基金会的特权不能只给有政府背景的机构,实际上我有时候说外行话,我说美国十万家基金会,只有七百个社区基金会是公募机构,后来有人反驳我,说美国是有一百万个公募机构,因为美国的非盈利机构基本都是公募的,服务型机构都是可以公开募捐的,只要拿到税务局的免税资格,在中国,像社会认捐的资格,非公募基金会没有,公募基金会有,他们拿到钱之后,绝大部分觉得这个钱我也没有责任一定要给民间的草根组织,因为我和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倒是公募基金会有这种意识,应该和公民社会一起成长,中国除了公募基金会,还需要突破民非,它是从事公益服务的,这些机构应该可以募捐,可以开出免税发票,他的收入不应该交企业的营业税加所得税,对于民非来讲,目前的政策非常差。

   

外部当中的税收问题,我认为对非公募基金会几乎是致命的,真的是这样,其实窦瑞刚本来可以讲很精彩的故事,结果他没有讲,民政部对腾讯基金会进行评估的时候,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这个基金会怎么不让公司的人来做事呢?在公司拿工资,到基金会来干活?不行,你们的工资关系都应该转到基金会,他们乖乖把一些骨干从公司转到基金会,不对,2009年国家税务局关于免税资格的通知下来了,说非营利组织人均的工资超过当地工资两倍的,取消免税资格,如果要取消的话,工资都在基金会发,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肯定取消免税制度,南都公益基金会肯定取消免税制度,绝大部分基金会都可以取消免税,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不行就找一些很便宜、工资很低的人冲冲,把工资拉拉,这个基金会能办好吗?我们的薪酬制度挂在网上,可以公开,为什么?从国家规定今后总支出10%用于管理经费,我支出了一千万,我有一百万做管理经费,这个已经不存在税务局的通知担心的说,防止变相分配机构财产,不存在这个问题。

   

这个一规定,好,所有的基金会想做得规范的,没法做,就后退,现在怎么处理,工资在当地工资两倍以内的,基金会发,超过两倍的,企业补,干吗把一个企业搞仍这样子,但是办法总是有的。防止变相分配机构的财产,曹德旺河仁基金会一年的支出一年两亿,秘书长讲我的工资没法发,他两亿支出,2500万的管理经费是合法的,但是工资超过10万,就不行。

   

其二,把基金会当企业收税,投资增值的收入交企业所得税,这个规定让基金会没法做大,做一个大的基金会,你一定要投资增值,然后投资增值回来按企业交企业所得税,现在第二件非公募基金会论坛,学者唐军发出一个呼吁,所有的基金会,凡是民政部注册的,争取目标达到两千万就行了,地方注册就两百万,因为一个小的基金会,资金投资增值压力不大,他想做大,企业往里捐款,企业捐款是免税的,到了基金会之后,理财收入要交企业所得税,这样的话,对做大的非公募基金会说不,或者说因为这样的税收制度,也会越做越小。

    

2010年,现在采集到828家公募基金会,803家非公募基金会,一共是1631家基金会,占全部2010年基金会的75%,这个1631家基金会总资产是488亿,其中有投资收益的是386家,占24%,有1245家根本没有投资,把钱存在银行,投资收益总共8.3亿,这个75%收入是8.3亿的话,我推算,2010年,全部基金会推算出来的投资收益是11.07亿,如果全部都交了税,国家也只不过收到2.77亿的所得税,为了2.77亿的所得税,让基金会做不到,没法做大,所以关于税收入按企业交所得税这样的制度,是让非公募基金会做不大,关于免税资格的收税,工资不能超过两倍,这个制度让非公募基金会做不好,一个做不大、一个做不好。所以这个税收制度是真正的困境,一定要突破,但是我们自己突不破,今天傅处长说,希望把这个意见带上去。


林启泰:仁爱慈善基金会,徐永光老师提的做不大,做不好,我们没有,所有来的钱都花完,我们所有人员没有工资,管理费用也少。但是仁爱慈善基金会如果按照上一次的管理条例的征求意见,我们面临着破产了,但是征求意见稿说,非公募基金会未来当年捐赠支出的70%,是要来自于发起人,主要在这里,仁爱慈善基金会发起时不多,两千多万花出去了。

   

听说这个条例,我们反馈完以后,有很大的改变。我觉得创造性的沟通非常重要,处长处在这个位置,真的不了解我们行业的变化,政府应该怎么样,对我们来讲也很难改变,唯一的是我自己可以做到什么,如果有期待的话,我可以做什么样的影响,我做影响、创新性的沟通。

   

我们碰到的困境,我觉得最大的一个困境,因为我们没有专职人员,我们全部是志愿者,一万多个志愿者,如何让一万个志愿者能够持续?因为志愿者没有报酬,如何让我们的项目让志愿者参加?然后参加以后都有收获?这是我们目前碰到的最大的困难,同时,因为我们核心的团队,也是志愿者,就在整体的管理上,我们是不容易按照我们社会上的做的,仁爱做的就是大家达成共识,有共同的方向感,解决这样的问题,虽然问题在,但是我们一年年都有进步。

   

我是把仁爱慈善基金会当作一个NGO组织来做。如何抓好团队,是我们的课题。

 

金锦萍:我觉得有些理念要理清,一个是公募和非公募的区分,70%的,我们现在律法是从公募资格区分,美国是从资金来历区别,从行为规范,可以讲美国的所有组织都是公募资格,但是这样以后,是通过市场自由竞争达到的,70%资金来自主要的创办者或者主要捐赠者,他的目的是什么?他在学美国,从资金来源区分,可以,但是前提是把公募资格打开。如果这个条款通过的话,前提是所有的基金会都平等的享有公募资格,对于有些基金会来讲,资源来源多元化,完全可以把自己定义为公募机构。

   

非公募基金会的困境,我们已经讨论的非常泛了,已经讨论到行业的问题,如果我们真正关注企业家庭自己创办的基金会的话,追求公募资格已经偏离了原来的方向,美国基金会来讲,90%以上都是私立基金会,我们现在考虑的这些拿出自己钱做基金会,他的困境在哪里?让他们出生容易,让他们成长容易,怎么容易?税收制度是很重要,一定要理清楚。

   

还有一个成本问题,我不太赞成你们全部是志愿者的做法,如果是一个组织体的话,让志愿者做,途径和目标不吻合,基金会不用专职其实是在误导公众,这样对行业是个伤害。

   

一些公募基金会在活动中说我们是零成本运作,我也认为不对,他们有政府的资助。必要的成本一定要付出,至于标准多高,我们可以再讨论,但是必须是合理的报酬,这个合理有两难,第一,我要聘到好的人才,第二不能把基金会做成奢华的基金会,是朴素的,但是对于人才我们应该给予尊重。

 

徐永光:健刚是一个社区基金会,不仅关注本区的社区,甚至关注南方社区公益组织的发展,建刚有一句话,特别吸引人,我们要投入创新,并且愿意为创新承担风险,希望这方面做一个介绍。

 

朱健刚:基金会,最大的特点,我觉得现在基金会很重要要做得专业,社区基金会去用好善款。很多人的善款,不知道怎么专业使用,我们帮助他,所以很重要的是理事会,我们理事会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企业家,他们是做公益的,我们愿意支持创新,还有一类人,是NGO的人,他们会给理事会提供建议和咨询,这些建议非常宝贵,这种社区性理事会非常关键。

   

我有两个看法,第一,全部都是志愿者的问题,比如佛教基金会,志愿者,他说不是雷锋,是要修行,上台阶了,这是我们面对一个很大不同的方式,但是对非宗教基金会,专职的人士非常关键。

   

非公募基金会相当多元,但是真的有很多人想走公募,只不过没有办法去走公募。

 

金锦萍:我们要和宗教组织和宗教背景的基金会区分开,教义清楚也可以,你做这种方式我不排斥,但是不要宣扬我这种方式是好的。

 

徐永光:锦萍啊,首先基金会允许多元化,很多非公募基金会,是见了我们的条例规定,800万就能够干基金会,而且登记注册比较方便,有些干了20年的草根NGO,都登记不上,所以好多实际上是做服务的这些草根组织,借非公募基金会好办,就变成了运作型、NGO非公募基金会,所以这个不管怎么样,他们做得很好,包括真爱梦想做得非常好。所以我很支持朱建刚讲的多元。

   

那么在多元的问题上,据说窦瑞刚和金锦萍有一次激烈的辩论,为什么?金锦萍发现,有一些非公募基金会把钱捐给了公募基金会,或者拿出钱办其他的基金会,窦瑞刚要把他的财务帐搞出来,他的钱大部分是从基金会到基金会,这个事到底行不行?今天要辩一辩。

 

窦瑞刚:这个有一个大的背景,我们要鼓励多元,鼓励各种探索,这是我们探讨的,我还是想就刚才的话题谈谈,专业化和志愿者精神,这在美国永远是两大主题,两者不可缺点,但是我们公益文化中,过分强调志愿者奉献精神,忽视了专业化的工作,包括相关政府,制定相关的制度,也过分认为,这是一个需要奉献的问题。

   

其实这个故事不是要取消资质,而是压根儿之前没有资格,我们之前的新闻管理条例说你的行政支出不能超过10%,我一看我每年10%不到。你规定我10%,我OK了,然后有专业的人,我招4到5个专业人,2009年11月的时候,说2008年你们工资不能超过当地工资的两倍。税务局说,你要交税,我说2009年11月下的文,我当然没有资格了,幸好,我们是税收大户,税收中,有好多我们是可以谈判的。

   

第二,要有志愿者精神。


第三,很多非公募基金会看着公募基金会眼馋,中国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公募基金会都在非公募化,他们多少钱来自非公募基金会?他们很多钱来自企业、企业家、非公募基金会,意味着公募成本非常高,我坚持不希望自己变成公募基金,拿百姓的钱和拿企业的钱完全不一样。

 

徐永光:非公募基金会不应该把钱捐给公募基金会,理由是什么?

 

金锦萍:非公募基金会把钱给公募基金会,钱干了什么?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窦瑞刚:我们基金会统计口径有问题,要解决统计口径的问题。

 

金锦萍:我们支出管理条例有公募支出的限制。公益支出为什么要规定?主要是公众对基金会有个合理的期待,要求你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把这些钱用于社会,我们才能认为你做公益事业。


徐永光:南都公益基金会曾经为两家基金会注册,上海有一个民间基金会,注册资金四百万,南都捐了390万。茅于轼先生注册一家新的基金会,乐平基金会,南都也拿了注册资金,豆豆给E基金拿了注册资金。

 

窦瑞刚:我曾经为四家基金会注册资金出过钱。公益支出概念的定义,我认为金老师是利用自己对法律的了解,自己定义了一个公益支出,我在所有的法律法规中没有找到金老师说的。公益性,从基金会管理条例,第一我做一件事情,符合我基金会的宗旨,第二,符合基金会的决定,第三是属于公益事业支出,就叫公益支出,公益事业支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明确规定,哪些是公益事业,没有规定我捐给其他的基金会成立基金会不行,你说我成立一个基金会是不是做公益事业?

 

林启泰:其实,我06年之前做企业,我问我的师傅学诚法师,写了五个报告他也不理我,后来请了一个小孩和我做,五年以来,我很有收获,反对的搭建对一个基金会很重要,做事随时都是可以的,做漂亮事也容易,但是做一个持续稳定的团队不容易,这个需要公益精神,大家说公益要去道德化,我说这个话不准确,公益去道德化就坏了,那就是公益不要道德吗?我们说,做公益不能背上沉重的道德包袱,这个是对的,但是我们要抨击做公益没道德,道德是从内心自然流露的,养成的,养成的核心是社会整体风气的改善。自律的核心一个是自己有道德感,这个是周围给我们的,从小生下来没有道德感,是父母教、周围影响,做公益要有公益精神。

   

仁爱的问题。我碰到困难,我们不找外面追求,我们自己没有做好,我们自己要努力。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