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年会

年会合作

年会门户

了解CFF

观察报告-瑞森德执行总裁刘盛先生
2015年12月20日

刘盛:谢谢大家!我姓刘,刘德华的刘,李宗盛的盛,刘盛。很高兴参加这个沙龙!今天上午我们正好也有一个论坛,我代表第三方的智库做观察。但是我想介绍我的另外一个身份,用流行的话来讲是定位自己,连续公益创业者。


现在大家都做社团,三农也好、环保也好。今天这个场合我也要介绍另外一个身份,草根机构从业者。我在2007年做了一个机构,所以我和非公募基金会打交道的时候有很多的痛和问题的。很多人和我沟通的时候,其实我很悲观。2003年的时候,我坚定的跟我们的团队说走自己的路,我们要做众筹,恰恰正好我在瑞森德的工作也是从前年开始在做众筹的研究,来推动筹款联盟的发展,做一些具体的工作。其实做众筹不是一开始就发现这是个机会,而是被逼的。现在掰过手指头算,看不到有多少家基金会真诚的帮一个组织成长,这是事实。虽然中国70%的基金会在注册的时候,章程里面有一段话叫支持公益行业的发展,但实际上99%的基金会不干这个事,一般只干自己的事。待会儿我会用自己的观点来说自己的私货。我昨天上午参加整个沙龙,论坛的主会场,昨天下午全程参加了南都基金会的基金会项目官员如何助力公益组织快速成长的会议,今天上午网络筹款的未来三个模块,我就讲这三个。


昨天上午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于音讲的,我要说一个人,那个人给我很多启发。在前年的时候,当时基金会评价榜有一个榜单,GGF评上了我很开心,有一个人我希望大家记住叫温波,他奠定了GGF在国内的资助风格。我很遗憾这次没有请他过来。我相信国内大部分的草根环保机构都跟他有过沟通或者得过他的指导。我很多的方法论或者我对这个行业的观察都来源于他的影响,这里一定要提出这个人。如果有志于在这个行业做事,可以找温波前辈聊一聊。这是我的观察。第二个我印象深刻的是沅泽和秋华的分享,2003年我见过沅泽,他刚毕业两年,那时候敦和已经有这种气势出来了,我说太好了,这个年轻人后面有那么多钱。我特别高兴的是他们的哲学思考,因为做资助的话,如果光谈资助本身是很没有意思的事情。这种哲学思考让我自己很有收获。最后庆友有一句话是信任是生产力,我们都是大学的时候创办大学社团,然后一同在乐施会等工作,而现在他在南都基金会又是我的资助方,又是我的合作伙伴。对于信任是生产力,我是非常有同感的,所以想今天再次提出来和大家分享。


第二个项目是南都的项目,这个内容很好。我对整个两天的感触是,我们上台讲的人讲的更多还是机构不是自己。昨天的论坛大多是讲机构怎么做事,但我想大家更想知道项目官员怎么做事。作为非基金会公募官员,因为后面是有资源的,你手中有一千万或者五千万的预算,具体怎么分配或者推动,是具备一种艺术性的,这种艺术性的分享是很有价值的。讲机构至少我没有收获,我希望看到鲜活的个人,可惜没有看到。今天上午的网络,是瑞森德承办的,我自己觉得很好,可惜时间太短,没办法有效的回应非公募基金会的需求,这个非常遗憾。但是反过来讲,在第二年非公募论坛的时候瑞森德发过一个报告,瑞森德的行业使命和社会责任。昨天下午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奇葩说的环节,我们的群里面有很多对话,这个对话我有两个观点:一是各方没有做有效的身份界定,因为我们当时的研究是说你假设基金会是资源的提供者,但是现在很多基金会不是资源的提供者。导致我们来的公益机构希望基金会给资源,基金会给不了资源,为什么?今天早上艳妮老师分享的时候,我有一个感受,他们一年的预算是三千多万,实际上他年初的时候这个钱基本上确定了,没有太多的可能性再找草根机构给你钱。另外一个人是古村之友的创始人,说你们基金会为什么不找我,发现这样牛逼的项目?基金会是弱势的,基金会不是行业里面资源提供者,因为基金会还没有那么多能力。


最后我的私货,我们在座的各位,包括我们的同事,我们的公益从业者在设计公益项目,跟人沟通的时候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公益不是刚需,这个判断在我今年上半年、下半年,我感觉尤其明显。我有几个观察:1、我自己办了个幼儿园,我进入一个领域,华德福教育,它的培训特别多,每次报名都需要排队报名。2、有几个大会,社会企业大会800人参加,阿里巴巴搞了自然教育的论坛也有800多人报名参加,因为是刚需,教育是刚需,公益不是刚需。


谢谢大家!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