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年会

年会合作

年会门户

了解CFF

贵州文化薪火基金会+腾讯公益基金会:《民族影像志》计划
2011年11月28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感谢组委会给这样一个机会,把我们的项目向各位做一个介绍。


我们基金会到现在位置,是贵州唯一一家基金会,我今天来到这儿,才感到找到队伍了,基金会核心的使命就是关于贵州的教育、民族文化和农村社区的发展,我们的策略要调动城市和中西部的资源,促进我们的发展。


2009年的时候,我们在合作伙伴腾讯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腾讯在贵州、云南启动了公益帮扶行动,我们有幸成为合作伙伴和在地执行方。我们就开始了乡村教育的尝试,包括梦想合作伙伴。


同时贵州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相当丰富和少数民族多的省份,我们申请到这个项目,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尝试做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包括出版的工作。


2009年的时候,正式启动《民族影像志》项目。这个项目里面,背景是,中国本身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多民族的国度,除了传统的方式之外,是不是有一种新的方式可以用,用眼睛和镜头讲述56个民族他们怎么实现梦想,他们的生活方式,同时我们的目标希望能够找到当地人,包括外界对文化本身的认同。


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启动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库的工作,借助现在的影像技术,做这样一个项目。


在社会资源的整合方面,我们得到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的大力支持。我们开始谋划,针对贵州最大的少数民族—苗族我们考虑怎么样进行民族文化的保护,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


我们的背景是,此前,我们也看到贵州搞旅游开发,把外面的人引进来,但是我们发现,外部人进来的时候,反而在不断加强当地文化的消失,或者在增强当地的老百姓受到外界的以后,自己的文化力减弱了,有没有一个新的方式可以考虑?把本地的文化因素输出、展现出来?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设了这样几个项目的目标。


第一,以文化输出的方式,增强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唤醒自我保护意识。包括影像库的建立和现在的网络媒体以及对新的年轻人,他们对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认可。


去年的时候,在2010年11月,我们在苗族牯藏节,做了一个片子。


片子最后还是以中国非常传统的方式,苗族的女孩穿上了苗服,没有到北京打工,这样的选择,在一定范围是可能的,但是能持续多久?这个项目里面,我们另外考虑到,怎么样借助现在的新媒体的力量,将原生态的影像输送出去,让更多人增强对它的了解和认知。


在项目策划的时候,我们有这样的考虑,第一,我们增加了项目的故事化情节。第二,我们做联合出品人制度,这样一个项目里面,我们总共调动的演员达到12万之多,主要是当地的居民,这样是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自我意识加强的过程。最后还有一个明星加盟的推广活动。


在联合出品人制度上面,我们想利用现在这样一个影视传播的手段,在筹备的时候,征求了网民对这个作品的创作意见,把一些好的意见汇集起来,通过联合出品人,我们又选择了天使出品人,让他们参与到互动的环节中。


通过这样一个前期的筹备,后续的网络平台的创造方面,第一是联合出品人最后达到18万余人,经过一年的涤荡,仍有15万人听众。


第二,网络首映,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


我们做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倡导。


这个里面,我们调动了港台艺人,让他们参与到这个项目的认知。


牯藏是我们项目第一部作品,今年我们也在白族、傣族等开展相应的工作,目前完成了五个民族、11个国家非遗项目的记录和数据库的保护,这个计划我们连续做十年,希望给30个民族进行这样一个民族文化的采集,同时利用网络平台、新媒体的平作做更广泛的传播,希望更多爱心企业家、基金会关注我们这个项目,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如果一个企业认领一个民族,那么56个民族文化方式会得到保护。


谢谢大家!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