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年会

年会合作

年会门户

了解CFF

大学教育基金会讨论
2011年11月28日

黄震:各位老师,我叫黄震,是中央财经大学,创办了一个基金会研究中心,同时也参与了华民慈善基金会的创建和一些具体的运作工作。参加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活动,今天是第一次,本来在安徽那个活动我报名参加了,大家因为后来时间冲突。根据10月份的统计,我国现在有214家大学成立了基金会,上次10月份开的会有129家基金会参加了,规模占了我国非公募基金会的将近五分之一。我们国家非公募基金会现在1300多家,大学基金会应该是主力军。而且大学基金会,从94年清华大学第一家成立以来,发展的速度是高于我国非公募基金会和整个基金会的速度,不仅体现在成立的基金会个数、家数,而且捐赠收入、公益支出和净资产增长上,我们国家大学基金会走在非公募基金会的前列。

   

在我们国家2010年度的统计数据终,非公募基金会前10强,大学教育基金会占据了前三席,清华大学老大,其次是北京大学,第三是浙江大学。第五位是南京大学,第六位是中国人民大学。从净资产来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又排在第一位,第三位是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后面还有也是前10强的,一个是上海交大。从公益支出来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浙江大学都进入了基金会的前10强。

   

大学教育基金会应该引起我们格外的关注。还有一个领域,占投资,占保值增值这块,大学教育基金会也是做的非常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都走在前列。同时大学教育基金会还有一个特点,现在一些老师在说的,公募基金会出现非公募化,非公募基金会公募化,大学基金会延伸的触角很多,有点类似于公募的做法,面向社会这种动员能力,大大高于一般的非公募基金会。

   

为什么大学教育基金会在这些迅速发展?主要是我们国家这些年大学经费的来源,过去主要是财政拨款、校办产业和学生学费,这些年校办产业萎缩,教育行政拨款基本上是定额的,学校不能乱收费,要开辟新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募集社会捐赠,这些年来把社会捐赠的募集主要由大学教育基金会来承担。各大学校对于大学通过基金会来募集得到了很大的重视,有的学校是党委书记直接当基金会的理事长,有的还把中央的主要领导、省里的主要领导退休以后请去当理事长。大学教育基金会一般是把校友会和基金会的工作结合起来做,有的还把校友会之外的学校董事会、发展委员会一起结合起来做。今天我们想邀请几个有代表性的基金会和正在筹备的基金会,我们今天请了四家代表,一个是清华大学,游睿山老师。还有西北工业大学的张英群老师。第三个是中国科技大学校友新创基金刘志峰。第四个是北京林业大学教育基金会李永花。今天邀请的代表都是以理工为主。文科类的也应该选一个代表,这个表上最初选了中央财经大学,但是中央财经大学教育基金会的理事长在福建回不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并驾齐驱的一个基金会,并且他是这里的东道主,也是我们非公募基金会论坛的发起人之一,他们这些天也正在开会。所以今天的代表性还得请在座的,如果有文科院校的老师愿意发言的话,也可以补充今天安排上的不足。

   

今天主要想讨论哪些议题呢?一个是对于各自工作的情况,从成立以来到现在它的基本情况以及发展的趋势。还有自己主要关注的问题、领域?哪些领域觉得还可以继续做,有新的切入点。第三,本基金会的主要成就与贡献。第四,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先有请游睿山老师发言。

   

游睿山:其实今天本来应该是副理事长来,因为他有别的事过不来,我简单说两句。在座的很多老师都认识,很多话大家都听过N遍了。我们是94年成立的,在国内以前一直自称是最早的基金会,后来发现暨南大学比我们还高,但是它设在香港,我们是在大陆管辖范围内第一家做基金会的。当时成立的时候,我们资金也不是从学校来的,当时是我们直接找宝钢和其他一些相关的企业出的钱。

   

最早我们叫校友基金会,若干年以后,因为校友和基金会工作分开了,所以就把校友的基金会拿过来,重新改了一个名,变成现在的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我们现在相当于有三个实体,一个是在本部的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一个是在清华北美教育基金会有限公司,这个是具有美国免税资格的机构,另外还有一个机构是在香港特征行政区,有一个清华大学香港特别行政区基金有限公司。这三个机构从法理上来讲,都是相互独立的,也是平等的。实际上大家是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然后共同在学校工作来服务。北美现在基金会的董事长是我们清华大学的校长,香港是请了当时恒生银行的梁秋居(音)先生的女儿做我们的理事长,她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北美是张自忠先生的女儿,原来天津大学的校友,也是我们清华的校友,大概的情况就是这样。分三个地方,共同为学校发展服务。

   

每年的收入,可能从03年开始,从01年开始,因为清华90周年校庆,以前我们感觉基本上是一个烧钱的机构,也没有说主动开展很多工作,但是01年90周年校庆开始,我们第一个在国内搞起了校友基金,当时校庆的时候摆了一个摊,校友返校的时候就现场收钱。当时90周年校庆也弄了一批建筑物,从那个时候开始慢慢我们走上第一个台阶。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01年或者是02、03年开始,我们的筹款金额每年过亿。最近几年大概是平均两到三亿,去年应该是6.8亿。今年的数据还没有出来,大概情况就是这样。我们正式在校内有编制的人员,目前不到10个。但是其他人员加在一起,就是所谓现在的合同制和聘用制人员,加在一起将近有30人,或者已经多了,因为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变。有一些事情走在全国高校基金会或者是基金会的前列,我们在09年的时候,设立了自己全资的资产管理公司来管理我们的资产。我们投资运作的盘子比较大。

   

社会上可能也有一些误解,从大面上看,高校基金会,我个人感觉它和非公募基金会不太一样,只不过国内是把它作为非公募基金会来规制。高校基金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实际上它是高校的一个附属机构,刚才中国科技大学的老师都说了,投入的都是为学校服务,有的还给事业编制,提供一部分办公经费。在很多情况下,绝大部分基金直接投向母体机构,是为学校服务的。所以大家也有一些看法,高校基金会是在为一个特定法人敛财,08年民政部评估的时候,说你们不是公益机构,你们在为特定的法人服务,你们弄的钱都是在为特定人群服务。其实就看怎么说,后来我没有讲,因为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我们当时手头也有一些面向社会的项目,所以把那些项目变成所谓的社会公益项目,通过了民政部的评估。其他的非公募基金会,它是为特定人群,但是不是一个特定区域内的特定人群做的。大概就是这样。

   

黄震:下面请西北工业大学的张英群老师介绍一下他们的情况,以及他做这个工作已经做了一些有关的公益活动。

   

张英群:本来我是9点的飞机,推到12点,主要还是想交朋友,我看人不多,还好交流。刚才黄老师介绍,实际上我们基金会注册是从04年开始,为什么说三个月,刚刚把它独立出来了,原来在党政办,我是党政办的副主任。

   

跟清华比,当然就说不上了。现在我们整个盘子里面是6000万,每年支出700万,用于奖学金、助学金,用于西北工业大学这些支出。今天跟各位汇报,既然要交朋友,也不怕说点什么了。我们那边的捐赠,主要捐赠人是校友,一般情况他明确说不希望学校盖建筑,我们就是要人。在这块我们有一个什么思考呢?我们认为拿了校友的钱,用到人可以,我们接受这个理念。但是我们要争取把这个钱,因为小额,小额还好做,把这个钱花到最需要的人身上。高校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困难学生助学金。我也是学生过来的,我同学里也有贫困的,可以看到很多贫困的学生,因为助学金解决了困难,但是也有一些他本不贫困,或者说他贫困了,他今天拿了人家的钱,下去大吃一顿,这个造成的危害很大。我们高校首先是教育,这是我们的教育手段,所以资助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最低层次,扶危济困。第二,可持续发展。我给你一头牛,你养了牛,产点奶,你就可持续发展。大学是立足于第三个,我们通过一种形式来培养一种有诚信、懂感恩、知回报的人,有公民意识的人。本来他不贫困,他家里是农村,很富,但是收入是零,他还拿一等奖学金。相反很贫困的学生还拿三等奖学金。我们首先要资助育人,我们大学资助一定是在第三个层次。

   

有校友每年把1000万全部发给学生,我是尊重捐赠人意愿的,我只拿出500万,今年发完以后,我会委托一个志愿者学生团队搞调研,就是发给最适合的人。然后我们又开了一块叫助老基金,大学上的老同志,我们的老同志相对于社会上的老同志,生活好多了,但是也有非常贫困的时候,比如说老同志家里起火了,烧的一塌糊涂,然后工会去慰问。我们拿出一块,每年做敬老基金,所有老同志过生日有不同的祝寿基金,还有特困的助老基金等等,反正是用于人,这个圈子的人不光是学生。所以在大学育人、服务人这块,就是这么一块小感受,也是为了抛砖引玉,我们都是大学。关于其他方面就不多说了。

   

我再说一个小故事,从04年我们成立开始,我们搞了一个爱心机动车,贫困地区的学生非常多,我们就以重庆为例,当时重庆校友会联合发起了爱心机动车,大山里的孩子没有出过山,父母不送吧,还怕孩子丢了,送吧,多了30块钱路费还没有。没有地方住,想住,掏不起这个钱。所以我们就搞了一个,发通知书的,每年70个,通知书告诉你我有一个活动,你花最多两块钱就把孩子送到重庆,我们有一个校友,共同搞爱心机动车,然后校友联欢,我们之前利用社会实践的时候,到提出申请的学生家里家访。首先困难的资助3000,另外我们给你买卧铺票,我们的老师把你带回,或者是老校友把你带回。我们一共搞了四年。其中有一个校友企业家,他跟着参与这个事了,这个校友今年给我们捐了1亿,而且提出一个条件,绝不宣传。公司请所有媒体吃饭,就是求大家不要宣传。我们校长书记非常好,给我的任务就是做好校友服务工作,切忌功利。我们大学的这种基金会,真的跟社会基金会有一定的差别。

   

黄震:昨天听了张老师讲的爱心机动车以后,我就想一定要请张老师过来交流。特别是社会上的基金会,首先考虑员工工资如何提高,然后讨论税收如何减免,然后保值增值如何来做,但是张老师一谈,说我们首先要做好校友以及学生的资助工作,这是我们的首要工作。而且事实上做好了这个资助工作,它会带来相应的校友的捐赠,而不是说为捐赠而捐赠。捐赠人为什么捐赠,因为觉得你做好能够做好,能够做到实处,所以才会给你捐赠。宋庆龄基金会为什么遭到置疑,公益支出没有达到法定支出,虽然保值增值做的很好,你是不是为功利目的成立的?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以及老教师的资助,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再带动更多人资助,这是从张老师讲话中得到的启发。

   

中国科技大学校友新创基金会很有特色,它是校友自发的基金,通过这个校友基金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创新,而不是说完全按照学校的意思,具体怎么做,请刘志峰老师介绍一下。

   

刘志峰:昨天很多人报告,这是去年发给所有科大校友的一个视频贺卡。当时的背景是我们资助了中国科技大学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参加一个国际基金工程大赛,清华和北大都去了。我们科大动员所有校友给他们捐钱。我们科大在麻省理工大学拿到两块金牌,世界上大多数的大学只能派一个代表队,科大唯一能够把这两个学科融合起来。我们在去年9月份发动了一个壮行金牌之师的活动,我们希望动员所有的校友来捐赠科大,你们听到的音乐可能是2008年苹果发布iPad的流行音乐。我们这个基金会是一个非常时尚的基金会,我们希望动员所有走出科大校门的校友,从你22岁走出校门到你死,每年都要为科大捐钱。这是他们在领奖的过程。

   

有一个笑话,当时科大和清华的同学,一块到波士顿机场,清华大学没有人接,是科大把清华给捎上的。这是一个简单的视频。

   

我这个报告的名字叫做全球视野下的野战派的校友基金,我们不属于科大编制的身份,我本人也是科大校友总会的副秘书长。一个是基金会的介绍,第二是我们校友基金的创业成果,作为一个公益基金,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产品设计。我们作为一个校友基金,你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

   

一个是资助产品怎么设计,你让人捐钱,捐了这个钱干什么。第二,你推出怎样的校友服务产品线。第三,筹款的行动产品怎么设计。刚才壮行金牌之师就是筹款产品。我总结了我们一些基金会的经验,支持一个校友基金,它成功的技术基础在哪儿?在于底层的情报和研究,你怎么做校友调查,怎么通过灰色的手段去拿到校友的数据,你怎么一辈子最灵活、最及时跟踪到校友的动态。

   

这个基金会的源起,我们科大是1958年在玉泉路建了一个大学,当时是为了两弹一星做的,它有一个很特殊的背景,科大是比较年轻的大学,曾经有人介绍说,在各地兄弟院校,我曾经参加大学,基本上所有大学不是我们的兄弟院校,是我们的叔叔、爷爷、奶奶院校,比我们老的多。科大是一个年轻院校,它怎么做它的校友基金?科大有一些传统,这种传统很特殊,科大到90年代初,科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我们曾经150个以上的高考第一名,这个东西成为科学短暂的辉煌,也成为科大的一个包袱。名气可用,我们06年就发起这么一个组织,我们希望让科大重新成为中国最好的大学,而不是之一。这中间需要经过长期的操作,我们以专业的团队、可操作的途径来筹集校友基金。我们把校友捐赠作为种子,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拓展基金的来源,并且争取成长为公募的教育基金会。因为科大官方似乎有公募资格,我们在安徽批了一个基金会。我们希望以实质性的资助,帮助科大招收最好的学生,培养最好的学生,我们帮助科大建立一流的师资团队。我们基金会的一个特点,我们基金会所有的人,并不属于科大的编制,我们筹来的捐款要用于科大。我们在北京注册的,关键看我们怎么做的,那都是行政问题,操作是最重要的。

   

我们基金会团队,主席是张树新,筹款委员会主席是周全,他是最早做投资的。基金会首先必须建立一个专职的团队。

   

女:这个基金会和学校没有任何关系。

   

刘志峰:有关系,我把钱给科大,在隶属上没有任何关系,校长不能任免我,我可以任免校长。换届的时候,我们签的第一个任命书是校长担任我们委员会的主席。

   

女:科技大学有自己的基金会?

   

刘志峰:我看到大学校友会的一个情况,包括中国各种的基金会,你要建立一个年轻的专业化的团队,我印象最好的是建复旦大学的基金会,所有人都有出国留学的机会,说着很流利的英文单词,当然我们也非常尊敬清华了

   

女:各个学校都有各个学校的特点。

   

刘志峰:我对每个学校都很尊重,我没有说人民大学不好。我在五年筹集了1500万的校友基金,我们跟很多大学来说,我们的特色是成为科大全球范围内最有影响的校友组织。对一个学校的校友工作来说,无非就是两点,一个是拿到多少钱,第二提供多少校友服务,有多少校友资助你,官方的校友组织,他们的总和可能不到我们一半,我们掌握了一个庞大的渠道,科大侯校长到美国访问,他的招聘必须我要通过我们,我们有7万个校友数据,但是科大的官方数据还不到1万。

   

女:这个基金会在哪儿注册的?

   

刘志峰:我们北京注册的,在北京市民政局,我是挂靠在北京市民政局下。只要花钱雇个人都能做,但是要看基金会下面的运作。我们提供一系列的创新服务,校长俱乐部在国外是通用的服务,通常国外一年捐2000美元,我们的条件是必须给科大捐10万人民币,可以让科大校长请你吃饭,我们在北京和校长做过十多次的校长俱乐部的活动,包括今年在两会期间请合肥市的市委书记和芜湖市的市委书记,但是这些校长俱乐部的捐赠必须全部用于科大的公益项目。我们也推出一个行业群英会,你对科大各个行业有非常强烈的了解很重要,所以我们对互联网、无线、生物制药、纳米行业的校友有比较详尽的调查。我们也有校友简报,在很多国外大学来说,从毕业那天开始就要留下校友信息,一直到你死,每个月都会告诉你学校发生了什么,校友基金会发生了什么,北大和清华是做的比较好的。我们大概覆盖着全国7万校友的信息,我们可以让校友每个月都收到科大的一封信,来自我们,我们告诉你科大发生了什么新闻,比如说谁评上了院士,哪个地方有什么校友活动,越远的校友,他收到这个信息会越高兴。

   

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的公益项目。公益项目就是花钱的项目,产品设计,一个照是抄,校友基金会很重要的一个,你去剽窃别人。对于一个公益组织来说,剽窃没有知识产权,我大量剽窃国外的做法,公益组织都互相拷贝来拷贝去,没有问题。首先我们拷贝了一个爱心奖学金,这是给科大贫困学生的一个奖学金。这是科大海外校友基金会做的,贫困学生是最能激起同情的,这个是由科大学生评选的。第二,你可以购并。我们购并了一个困学守望教学奖。它是给长期坚守基础教学一线老师做的,我们购并来了之后,今年利用它做了一个很大的活动,校友也挺高兴得,因为给教学奖增加了影响。购并有办法,你们每年给科大捐20万,我们找基金会合伙人,我们也把你的奖学金名额扩大一倍,因为所有的还是你发起的,你是创始人什么的,你就相当于把个人的基金收编下来了。

   

我们也做了一个国际交流项目,这个是产品设计的来源。产品设计从哪儿来?从调研里面来。我们每年大规模接触科大学生,会在学校里面进行上百人次的学生访谈,我们接触科大的各种老师,比如说校长换了一批,我们对他们进行单独的拜访,学校和学生希望这个钱花在哪里,校友里面产生需求,你得反过来到校友里面去问,校友愿意捐这个钱吗?国际交流是一个很好的项目,我们钱不够,关键词金牌,给科大争光,我们做的是中国最好的项目,就是把这个项目给投下去了,投资方式和企业是一样的,他有没有故事能够让校友听懂。

   

另外这也是一个收购的奖学金,叫郭沫若奖学金,它是国务院批的,今天我们系里可以随便拍脑袋建奖学金,这是科大最高奖,每个年级每个系只有一个人。金额第一年是200,在80年的时候。07年的时候,最高奖是2000。这个奖学金我们所有的东西都保留,不会改名,我们给它注资,我们来操作。

   

这是一些公益项目,这是郭沫若奖,这是当年老的照片,这是我们抄袭别人的一个项目,这是99年,我们海外校友有一个爱心奖学金。今年年底的时候,我们给科大筹的经费是1500万人民币,我们拿到了5000多笔校友捐赠,今年拿到了2000笔校友的捐赠。

   

筹款行动产品的设计,在国外每年都有一个鼓励校友每年给大学捐钱,大学教育基金会,最重要的收入,一个是社会的捐赠,各个企业非常敬慕你这个大学,然后给你捐钱。另外20%来自校友捐赠,你怎么长期做他的工作,你怎么在他毕业那天开始训练他的捐款习惯,为什么说捐到死呢?但是国外遗嘱是特别大一笔生意,你必须让他在死或者是健康状态不好的时候写遗嘱写给你大学,必须要建立长期的信任感。今年科大07级学生毕业,他说我发财了给你捐。0711班,你给科大捐7块1毛1,行吗?年轻人听7块1毛1,可以。草根捐赠行动怎么设计?首先必须有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标题,我们第一年的活动叫中国科大香巴扒行动,就是给贫困学生捐钱,香巴扒什么?首先必须听一个大家听不懂的名字,大家就有愿望去点一下。我们要在科大生日的时候给他筹多少钱。每个人捐20块钱,你得弄来1000个人捐,不容易。然后你怎么降低捐赠的难度,20000,找一个校友来说,给你做等额匹配,很多校友觉得我给你捐1块钱,我还给你带来1块钱。我们那年做了2万块钱的捐赠行动,我们拿到了300笔钱,总共6万左右。去年是壮行金牌之师,我们在一个月拿到400人次,17万元的捐款。今年做了一个最成功的筹款活动,我们叫挑战北马,捐赠困学守望。挑战北马,10月10号是中国最大马拉松赛跑,我们找两个校友,他们说我们给科大捐30万人民币,科大50个学生里面,必须有40个人跑完全程马拉松或者是把程马拉松,这个就可以制造一个故事、悬念。我们必须在一个月之内拿到1000笔捐赠,第三个条件,这些校友捐够了30万,他们就捐30万。很多校友非常愿意,给你凑人头,我们收到200笔10块以下的捐款,就是贡献人头。我们拿到1块钱的捐款也有很多。但是我们也成功的在21天之内拿到1300笔捐款,总共70万人民币,我们给科大拿到了超过140万的捐款,在一个月完成了。我们偷偷找了点清华的小勾当,我们在科大收购50个人跑步,你们是科大本科读的,只要贴上科大的标识,你就是科大的队员,他们左边贴清华,右边贴科大,跑完了也算。我们在天安门广场发现一个70岁的校友,我们现场贴上标签都算,那天出发的时候是48人,跑完的时候是53人,因为校友并不要求拿冠军。所以捐赠行动,你能够看出来筹款的组织要比较时尚,要充满矛盾,要让校友有这个感觉,要方便支付。

   

什么叫支付?我昨天提过了。我们并不是现场摆摊,不是在合肥,校友分布在各地,必须通过电子支付完成,必须通过支付宝,各种在线银行的手段,我们发现有很多校友不愿意用在线银行,我们发现香港的校友就不愿意,我们弄了一个人肉汇款机,其实就是一个人把电话上网公布,我们给这个大学所有的校友发一个信息,你们愿不愿意给科大捐钱,如果烦网上支付,你拨打人肉汇款机的电话。我们通过人肉汇款机制造了一些吸引眼球的东西。捐款行动整个要制造媒体的效果也好,比如说facebook、人人网、tiwtter都可以制造铺天盖地的效果,但是宣传必须和线下结合,1000笔捐款怎么拿到?我们动员了30多个筹款志愿者进行一对一的锁定,比如说我们掌握着华为、腾讯、百度里面所有的校友,特别是高管,我们给他一对一的劝募,肯定有人反感这件事了。但别人反感你也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因为这是宣传,你骂我也比不知道强。我一定要让你制造一种感觉,你就欠科大的,科大给了你五年的教育,还不值这点钱吗?制造他的负罪感也是一种捐赠的手段。

   

这是中国科大香巴扒行动,这是爬香山的照片,这年去年的壮行金牌之师,宣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于男生多的高校,你弄一大堆女孩在那边,肯定有人看。如果画面上是都是男的,我们基本上不要。这是去年的壮行金牌之师。这是我们筹款的专题网站。这个网站简单地说,里面还是有很多数据挖掘的技巧。如果对于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来说,这个网站不是制造效果的,而是必须完成支付的,我们永远把捐赠按纽放在第一位置,我们跟谷歌、微软的工程师谈过了,他说如果捐赠按纽放在最下角,是不会有人捐的,所以把这个东西拿上去最有效。另外整个捐赠网站的设计技巧跟网站的设计技巧一样的。一个广告的点击率有多少,大概一个广告点击转化率是零点零几分钱,大家科大一共6万个校友,6万个人点击一下,我们希望一个点击量产生15块钱,我们每天都进行这种数据分析,分析第二天的流量。我们这两年都保持一个非常稳定的数据,我们一个点击量产生15块钱。这里面有很多东西可以做。

   

这是今年挑战北马网站的简报设计,下面是我们总结的一些经验或者是教训。首先我们是一个服务科大的组织,你给科大捐钱,一切围绕捐赠,我们所有的活动都希望让校友捐钱,捐到心痛为止。他捐到心痛,他一定会关心这个事,他一定会逼你把这个事做的非常规范。第二,校友基金你必须要有专业的精神,公开的透明、品牌的意识。我不是科大官方校友组织,但是我们要建立在科大校友中最强大的影响力,因为我们是民营企业,我做的规范,校友就给我捐,校友的婚礼和葬礼都应该是校友工作,我们一个校友结婚,我带了80多份年报,我说你们都是科大毕业的吗?不是科大毕业的我们不管,你做的很变态没有关系,别人会觉得你很认真。我们离八宝山近,我们死了好几个副校长、院士都在八宝山埋的,你可以去发年报。副校长死了,有一堆六七十岁的校友去,你可以发年报给他,而且我发现葬礼是一个很欢乐的场合,里面是告别仪式,六七十岁的人在外面人都在拥抱,给他们送纪念品。

   

另外就是做杂种,我们跟别的基金会有一个稍微不太一样的地方,大学可以把教育基金和校友会分开做,我们基金会是一个特别简单的组织,我们不提供任何服务,就要钱。后来我们发现,传统的体制里面,提供的校友服务实在太差了,大家得不到什么校友服务,没有什么校友活动,他凭什么给科大捐钱?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校友服务。第二,创业校友服务产品线,第三个叫职场新人产品线。校友跟你有了感情连接,钱就会捐给你,所以校友服务和校友基金应该绑定在一起做。我们今年8、9月份在北、上、广、苏、杭提出了一个烧尾宴,一个校友可以跟这个城市10多个资深校友吃饭,我们推出这种服务,我们跟科大官方一起做,官方挂名,我们出流程,怎么把校友服务产品化、专业化,这是中国大学的一个巨大挑战。中国大多数大学推出的服务都是非常原始的,我参加多伦多大学的校友聚会,领导讲话绝对不会长,5分钟还不断开玩笑,第二,校长下来跟每个人握手,你会觉得很感动,他还给你名片,他让你捐钱,你绝对不好拒绝的。他还给你一个问卷,你对这个服务满意吗?交通满意吗?吃的满意吗?然后你如何看待多伦多大学教育对你的影响?你如何看待多伦多大学的声望?最后一个问题,以下哪个你捐赠多伦多大学的理由?然后我们就花了15分钟把多伦多大学换成科大,我们去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杭州,这个地方任何拍摄的照片都用于学校的公益宣传目的,你会觉得我受到了尊重,这是我的肖像权。这是滑铁卢大学的,一些细节上能够感受到别人给你的尊重。我们太缺这种东西了。

   

中国校友基金、大学也好,我们前五六位的这些大学,还处在一个非常原始的状态,你们能不能在拿到企业的捐赠之外,训练校友的习惯,让他在50年之后成为你的一个重要捐赠力量,而不是光靠企业,这是大家需要思考的问题。你现在开始做,你有大量的东西可以抄别人的,我们的校友龙门阵是炒的IT龙门阵,什么叫龙门阵?你请这个行业最牛的校友,做风险投资的可以请周全来,生物制药的可以请谁谁来。我们几乎所有的校友活动都收钱。而且你可以实现零成本。我们在苏州做过两次,苏州市掏钱,我可以给你把工商界的校友都请来,但是我们要求所有人给科大捐500,这样就实现了零成本。这个捐赠每年不占特别大的金额,但是你训练了校友捐赠习惯,并且有一个适当的门槛。

   

这是我们做的一些校友简报,这是科大校长访美做的网站。我们的办公室在玉泉路最西边,在八宝山,欢迎大家来访问。谢谢。

   

黄震:刘志峰报告很精彩,把训练校友的捐赠习惯作为主线索,而且它不是一个学校设立的基金会,而是校友发起的。严格说来它应该是校友基金,而不是基金会。因为它是挂在校友会下面的一支基金,但是又是多支基金。下面请北京林业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李永花老师介绍一下北京林业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发展情况。

   

李永花:大家好。我来自北京林业大学教育基金会。我们基金会是2006年11月份注册成立的。当时我们只有两个人,而且我们是校友会和基金会合属办公,去年增加到三个人。我们基金会捐款是80%以上来自校友和校友企业,我们针对不同的人群设计了不同的项目。针对校外的校友,设计了校友年度捐款,主要是增加参与的人数。后来慢慢有了固定的人群,主要是以老年校友为主,而且每年对于500万以上的校友,我们会给他寄一本年鉴,这些老校友非常高兴。这是从07年开始做这个项目,到现在有四五年的时间了,这个项目一直延续下来了,校友也很喜欢。我们也一个校友刊物,每次捐款有捐赠证明,还有捐赠收据,还有刊物寄给他,保持了一个长期的联系。

   

针对教工的捐款,针对校内在校的教工,我们设计了特困基金,针对患重病的学生,我们设计了子基金。而且我们的口号是捐一天工资,献一片爱生情,主要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爱护,这个基金也是07年设立的,到现在将近四年的时间了。有的学生通过治疗之后走上了工作岗位,这是针对校内、校外。后来为了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我们在大四毕业生中设了一个就业基金,也是07年设立的,主要是针对贫困学生就业的时候会遇到制作简历费、交通通讯费,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们做了就业基金,从400块资助,然后提高到800,现在提高到1000人,资助的人数占就业人数的8%。

   

为了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我们对每届毕业生都赠送一个礼品,当时我们做的是一个毕业生纪念册,每年毕业都会做一个毕业生纪念册,除了毕业纪念册之后,根据基金会的实力慢慢做大以后,毕业的时候为毕业生设计了纪念帽和纪念体恤,我们做了一个黑白体恤,前面有一棵大树,中间是我们的校徽。快毕业的时候会出现一道风景,经常看见体恤衫,一些外国留学生也跑到我们那儿买纪念体恤,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产品。有一个针对性的问题,产品想做小做大要有一个口号,口号之后是延续性。这是我们做的就业基金项目,后来慢慢在工作我们发现,存在一个项目管理问题。项目越做越多以后,管理就比较混乱,后来开发了一个校友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校友信息系统,里面还有捐赠管理系统,还有新闻平台和网站,它是一体化的。所以我们对一个项目管理非常重要。这个项目从进来、出去、发放的明细、查询,提高了很大的工作效率,而且每年不用在报表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这方面我们正在进一步完善过程中。这块也希望跟各个高校的老师交流一下。项目管理确实是一个挺重要的问题。谢谢。

   

黄震:北京林业大学是我们华民慈善基金会的合作高校,因为当时你们跟我们提出申请,说教育部给你们有配套拨款,我们把资助学生的钱到你们的帐走一下,你们可以得到教育部的配套资金,所以我们后来把这个资金先打到你们帐上,然后再转到学生的帐上。

   

李永花:你们一定要有工商的一个反馈,后来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到现在也解决不了。

   


黄震:大学基金会,刚才李老师说的,先是从筹款角度考虑,现在大多数基金会开始的时候,也就是说他的考虑主要是拨款性组织或者是筹款性组织,后来就变成了项目组织实施的机构了,也兼有这个方面的功能,但是基金会的主业功能,到底是资助型?还是运作型?我们国家现在还在讨论,如果到运作型上面去,那就很累了。如果做资助,那就比较轻松了。但是刚才科大新创基金把项目运作和募捐紧密结合起来了。这个值得探讨。茶歇之后继续讨论,有的学校还有一些经验,也想跟大家分享,大家先分享经验。有一些问题的,咱们可以进行进一步探讨和交流,对于刘志峰这个有想进一步了解的可以继续了解,基金会和基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基金是用于某个专门目的的一笔钱,但是它又不是一笔钱,有很多笔,所以叫做基金会,这是广义意义上的基金会,但是基金会严格意义来说,按照我们国家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应该是为公益目的而成立的,是个非盈利法人组织。要成立这样的组织很麻烦,一个是要有主管单位,要到行政主管机构进行登记,分两级,原始注资的话,省级要200万以上。

   

张英群: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是最多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理论相结合,高校的基金会一定和社会的基金会不同,我们基金是公益为主,还是功绩为主?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事要做成,要有三项决定因素,最终起决定因素一定以个人的理念和品质,所以我们高校基金应该向公益靠拢。

   

女:高校的基金会每年有一次年会,我没有见过您。咱们今年是第13次,在第13次会上第一次把助学育人作为一个课题拿出来了,就是您刚才说到的资助育人。这个问题,我代表我们组汇报讨论结果。,就您今天提到的问题,高校基金会不管它是什么样的情况下,国家什么样的政策让高校基金会注册成立,我们必须服务于我们所属的大学,因为都叫什么什么大学基金会,我们做的是本校的事。第二,我们在众多基金会工作中,把资助育人,我们叫助学育人这个问题提出来,也是最近我们这几年各高校基金会在工作的实践中越来越引起重视的问题。而且在这些问题上,进行了很多的探讨,也有很多实践,甚至有很多故事可以讲,我们下面再来讨论。

   

关于刚才刘志峰讲的,他的做法,他刚才说他叫杂种,虽然不好听,我为什么要问他注册?什么什么大学基金会,校友基金会,这个注册是不是政府认同的?毕竟还是要有这个程序的。你说不要问,那就不问了。但是在现有的情况下,和这些大学基金会是不一样的,比我们怪一点。这样的话,你做了很多事情,很多事情做的也很成功,至少你们这种热情,你们这种新意,我有一个建议,你把你这一套到马上要召开的全国校友会上去讲。

   

邮电大学:我们高校基金会,每年都开一次会,大家都在会上研讨。我们邮电大学的基金会,其实是在2000年正式注册的,在此之前跑了三次也没有注册下来。我们注册的时候是卡的最厉害的时候,我们98、99年就开始了,那时候法轮功闹的很厉害,所有的社团注册都不让成立。《基金会管理条例》也是04年颁布的。基金会这块,从国家的重视和法规性的条例出台,实际上是最近这几年的事情。现在的形势很好,不存在卡的问题。

   

但是当时不是这样的,后来人民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航,还有几个院校,他们注册的时候到我们那儿去也不是说取经,就是说要怎么样把这个事情注册成。坦率地讲,当时邮电大学属于当年邮电部管理的,是部属院校,我们也找不到在北京市的上级主管单位,我们最后请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给我们做了一个婆婆,我们才注册成功了。当时从注册环境来讲是很严格的,或者是很不容易注册的。我们学校等于正式成立和筹备,整整晚了两三年的时间。

   

我们的注册资金,当时的钱是请企业、教师个人捐资注册的。企业大部分捐的是100万,个人1万,我们的优秀校友、校领导带头,他们捐1万。当时的原始基金是这样来的。

   

我说一下大家关注的题目,基金会有什么集资、运作等等这些管理,这是我们的基本功,每个学校基金会没有这些,大家就不会生存。大家关心的助学育人,是源于我们学校刚开始有很多人愿意,我们去募集资金的时候,人家愿意给钱的意愿就是愿意帮助你们的贫困生。因为10年前的贫困生和现在的贫困生不一样,他们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发现这个钱最好要,甚至你不要,人家都愿意找到你帮助你。但是有一个香港人士给我们捐钱的时候,同时款到帐了,说不希望成为你们学校学生的提款机,他自己要求跟学生要见面,他捐助学生,大学三年都开始捐,从大二开始。还有企业和个人希望捐的,有的说是贫困生就可以了,但是有的说是优秀的贫困生,或者给了他这个钱以后,他自己能够很好的成长。我们助学,不仅仅要把他钱给他,还要关心它的成长,那么这就有一个育人的功能了。高等教育是教书育人,有服务育人,有管理育人,我们提出助学育人。我们在这个环节中提到了一个助学育人。我们围绕这个事情和这些学生怎么做,我们的一个想法,不能让学生光拿到钱,还应该在我们拿到钱的同时,能够对他们思想上有一些励志教育、感恩教育。

  

我讲一个案例,有一个企业在他成立16周年的时候,他给我们捐了16个孩子,每年一个人多1万,后来我们运作成每年16个孩子,一个孩子有15000的奖助学金,我们从大一开始给,给到大三,明年4月份就没了。这批孩子,每年16个,在北邮全校各个学院都有,这样一个组织04年开始了。到了05年我们发现,根据我们的思路,当时其实这个思路是没有提那么高,说摸着石头过河也不过分。到05年已经两届了,我们就把他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同心社,现在从05年成立到现在7年了,学生也七届了,每届学生16个,也已经100多人了。这些孩子在一起,从开始互相传递爱心,新同学来了,老同学传授他们的学习经验,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他们还搞了很多社会上的公益活动,到北京的太阳村、敬老院等等。这些同学在这里面,就形成了一个由优秀的贫困生组成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长他们必须创造成为一个优秀的团队。这样一个团队,经过这几年,我们05级的有16个同学里面有14个保研,08级保研刚刚结束,又是14个。还有10级的新同学,在得到我们奖助的时候,又得到了国家的奖学金,达到了14名。这些同学很优秀,每年这些同学入党和积极分子也在逐年增加,他们不光是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做一些传统意义上的事情。我们从去年开始酝酿,对这些学生也进行引导。因为我们邮电大学的学生在这里要学到科技知识,要用这个知识把他们在这个团队中凝聚起来,光是大家座谈、联谊也就没有新意了,他们就成立了创新团队。这个创新团队参加各种竞赛,其中刚刚结束的北京邮电大学的创新竞赛,他们得到了第三名,团队参与者都是10级的新同学,大家其实是以一个团队出现,但是真正干活的,虽然是10级的同学,但是大家能上都上,有事大家一起干。

   

我刚才为什么想着急跟张老师说,他说他们还有一个关爱老人,我们这些团队的学生又有一个项目,现在叫智能养老。什么都智能,什么物联网。我们学校的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于关爱老师这个群体,现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对于引领白发族、老龄社会的重视程度是很高的,但是技术上能够做的,但是实际上有很多东西做不到。比如说现在生产的手机,比如说你的老人70到岁拿在手上,这个老人的血压、心跳、血糖,通过这个手机都可以知道。这么简单的一个事情,你知道了,我可以让某医院知道,让某急救中心知道,技术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实际操作做不到,哪个医院来承担这个事情?医院还忙不过来了,哪个运营商去做?我发出这个信息了,但是你儿子没有收到,或者你儿子没有第一时间到现场去。这里面一系列的问题,这是法律问题,是很多行业之间或者国家层面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学生在智能养老上,第一,从理论上对智能养老中的法律关系问题做了一个课题,我们也有搞管理的,同时还有搞技术的,同时我们准备在学校做一个试点,他们跟我们学校搞智慧医疗的博导等等,都开了不同的座谈会,他们现在想从关爱老人、智能化养老,包括让他们身心健康的项目作为一个公益项目做起来。现在六七十岁以上的人在家里,他不会用电脑,也不会上网,那么我们把这些老师,因为还有一些文科老师,家里都有电脑,我们帮他傻瓜一摁就可以在网上跟子女聊天了,可以发照片,传照片,我们想教他们义务的做这些事情。刚才说到监测,我们有一个优势,邮电大学的校医院已经把这个全用上了,所以在我们校园里可以先把这个做起来。

   

但是邮电大学的科研项目,在北京市卫生局挂号了,同时在海淀区九所社区医院,其中有六所高校,如果有高校纳入进来的话,我们可以和高校的同学,和高校的基金会同步进行。目前我们这个项目还没有花很多钱,就是他们自己创新团队做的。创新团队的费用怎么来,我们要用这样的项目,花的钱目前不是很多,因为都是老师科研和同学们自己做工作,所以花的钱不多。如果说需要一些经费,我不知道在其他学校怎么样,我听说有一些学校拿到了这份奖学金、助学金,就不给你别的了。你得了某某奖学金,您有这个荣誉,有这个证书,钱放在学院里,有这样做的。我们10年开了一个座谈会,我们怎么鼓励他们,应该鼓励他们得到的更多更好,后来我们定了一个线,得到这份奖助金以后,其实还可以得第三项,得到第三项因为国家的助学力度加大了,贫困生几乎都有。这样拿到奖学金每年5000,三年15000,同时得到了国奖,8000。这样就有13000了。然后他再拿到全国高校给的困补,最低也是2000。所以这个孩子就是15000了。我们当时有学生代表参加,邮电大学定了一个规定,试行的,超过1万以上,你有义务把这个钱拿出来给更困难的同学,或者是捐出来。

   

刘志峰:基金会别把自己当成学工处的老师。

   

邮电大学:我们这些学生,因为这个比例大了,拿到的钱多了,这些人就把钱成立了他们的同心基金,这个钱要帮助更困难的同学做一些他们的活动。第一笔支出,我们有一个大学生刚刚毕业,非常贫困,非常优秀,刚刚参加工作就脑出血,而且客家族,非常非常困难,这个同学已经毕业了,又这么困难,人家那个班级同学在帮他,大部分在读研,其他同学也刚刚工作,力量也有限,就把这样一封递到了基金会,同心基金他们就装备要讨论一下帮助这个校友。他们第一笔支出是这个,完全是赶上了。

   


还有一个事情,刚才他谈到我们做的是学工部的事,不管是生存,还是发展,还是工作,你不是单枪匹马的,它就在学生部处管理下,它在班主任的眼皮底下,它在校团委参加了很多活动,这个学生生活在校园区域内,乃至于社会。我们为什么要渗透他大思想教育、生活管理上去呢?如果我们发完钱,像提款机一样,那就什么问题没有了,如果能够使助学达到助人的目的,我们就必然涉及这些。但是这些不是我们的职责,我们的做法是和学生处结合起来,我们的学生评选的同时,学生处和班主任要参加意见,我们要差额评选优秀的学生来拿这份奖学金。同时在日常学习和管理中要跟他们接触,我们要派人担任同心社的指导教师,这个指导教师就是学生处的老师,他也当班主任,他用了很多时间去指导这些学生,帮助这些学生。各学院主管学生的书记,对于所有的贫困生,也要关心他们的工作,尤其是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关心他们。

   

并不是说基金会做了这些钱,耕了别人的田,只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刘志峰:基金会的根本目的,一个是钱,你可以做学生工作,这叫项目管理,拿到捐赠的人钱,怎么样透明的花。作为基金会的头,你的层次要提升,不能只是学生处长,你要做的事,涉及到筹款方案,选定捐赠人群。你的人群就是清华的同学,在科大软件的同学,清华当时寄来四五十万,科大的数据比你们稍微多一点,你把这个钱拿到,基金会全干婆婆妈妈的事,你就是学生处长。你自己是学生会的秘书长,你的层次要上去。

   

邮电大学:一个是大钱,一个是小钱,基金会的钱和学校的钱是大钱,基金会的老师,从我接触的所有人,从来不谈自己的小钱。我们现在已经是滚雪球了,参加这些工作的老师、领导和学生、干部,甚至是学生本人,越来越多。可以说大家都是志愿者,没有钱。我说的指导教师,一分钱都没有。我们的校长,学生宿舍出了点问题……

   

黄震:刘志峰谈的是从基金会的本质来说的,从基金会本质来说,是以基金为基础才设立的财团法人,他说要谈钱,这是抓住基金会的本质。基金会就是三个任务,第一个募集资金。第二,管理资产,就是保值增值。第三,把这个钱花出去。花钱要考虑效果,但是主要是要跟钱结合起来,怎么样用这个钱撬动起来。这些人收到这个资助以后,如果跟钱没有关系,确实不是基金会的事。

   

邮电大学:前提是人家把钱已经给你了。我们这几个老师,首先人家把钱给你了,而且我们跟那个公司签的协议是无止境的,只要你们做,什么时候做,我每年都给。这个公司,首先人家的钱已经给你了,而且人家希望你把这个钱用在优秀的贫困生的培养和教育上。每年要向这个公司介绍这些学生,而且在选学生的时候,这个公司的副总裁,就是我们无形中的领导小组成员,学生所有的活动、所有的成长、所有的过程,那有时间来给学生讲课,有时候学生有问题,我给打电话,他也会过来聊聊。每年要参加学生的一些重大活动,将来就是没有限定最后的期限,并不等于他不可以停止,中间停止过一次,由于我们换人,最后人家也给补上了。昨天是感恩节,学生给了我发了一个感恩的短信,我就给这个公司负责的领导也发了一个短信,他就给我打了一个电话,他说请你们会计拿着发票来领钱,他说1号就来吧。我的感觉,要钱不是说就是要钱两个字,你把事情做到了,这个钱就来了,他甚至于主动说愿意给你。

   

跟学生在一起,实际上是很愉快的事情,如果把它当作一个负担,当作一个麻烦,最好不要这样做。如果你不能拿它当负担,不拿它当麻烦,甚至于你感觉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出现一些问题,你能够帮助他,或者他最困难的时候,甚至于考试作弊,被人抓住了,他来找你,他后悔了,这个时候你怎么批评他,帮助他,在一个学生的一生中都是很重要的。如果在精力和时间能够做到的情况下,我觉得做一点没有什么。还要发挥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功能,自我成长的功能。现在我们这个团队很顺,我们每年有社长,三个年级在校,毕业班或者新生有一个接替,基本上有九个常务工作委员会,然后有社长,社长毕业以后,这个团队没有散。

   

黄震:我们集中几个议题,我们开始列的,我们现在除了资助贫困生之外,还有哪些领域可做?现在中国的教育基金会同质化,首先是基金会,做教育的70%、80%。教育做基金会的大多数资助贫困生,如果这样同质化下去,创新太少。是不是在座的有一些创新的想法和创新的项目设计?我觉得可以做一些交流。第二个,大学基金会是为了面向社会筹款。当然主要校友。我看很多大学的教育基金会,理事会基本上是大学校长领导,书记、副校长一帮,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刘志峰有这么多的人愿意捐,因为它是校友为主,而不是校长领导。是不是从基金会的开放性角度来?如何使大学基金会具有更大的开放性,从而使它的筹款面更具有社会性,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和探讨。

   

中央财经大学,基金会理事长不是学校的领导,就是我们一个校友。另外,这个理事会还请了很多其他的人。学校校友会、理事会、基金会到底怎么一个协调、协作?包括学工处。如果说完成变成了学校的一个处级单位,跟学校的育人单位差不多的话,那么这种特质和独立性如何体现?现在大学基金会基本上当成一个学校的处级单位,而且大多数跟校友会合属办公。刘志峰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筹款项目设计如何多样化,让人感觉有一种神秘感、陌生感等等,项目设计有一些好的经验也可以介绍介绍。

   

人民大学:关于体制问题,大学基金会的确有这个问题,但是这个讨论,大学基金会是依附于大学的,注册的时候因为学校需要,前提是学校需要,学校没有钱,教育经费没有那么多的经费,不到位,没有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急于要注册基金会,正好04年国家有这样一个基金会管理条例出台了,我们基金会也是在这个情况下,04年颁布的,我们04年12月就注册了。确实它是因为大学需要,所以在它注册的时候,它的宗旨和它的使命全部都是围绕着学校。这一点你不能突出,你做事情一定要围绕你的宗旨和使命。但是大学是培养人才的,人才一定是社会性的,一定是世界性的,他一定是走出去的,不是独立于你的这个项目就是为高校服务,不是单一的概念。做教育基金会的视野一定要开阔,我同意刘志峰老师整个的一个思路,我觉得还是跨出独立学校的这样一个范围。你做的事情不是为学校这么一个小圈子工作,你给予他的资助,给他的学科建设,大学基金会,除了资助学生之外,因为资助学生在之前,基金会在注册之前由学生处在做。我们学校学生处在做,团委也在做,相对来说中学生处。我们基金会也做,但是少,但是更多的是学科建设、学校发展。我们人大有一个再发展的迫切需求,在这样的情况,在基金会注册以后,确实解决了学校发展的一个突破,起到了学校财政资金所起不到的作用。

   

刘志峰:我们一个大学基金会的定位,同时你可以做国外大学的研究,就是奖学金、助学金,学生穷最容易激起大家的同情。

   

人民大学:这个要做。

   

刘志峰:这个钱也是最少的。第二,任何一个大学,招收世界上最好的学生和培养世界上最好的学生,我们有郭沫若奖学金,还有设讲习教授,一个学校你有最好的老师,一定有最好的学生。我们在08年捐了新创讲习教授,第一个是潘建伟(音),他今年评上的院士,这一届还没有公布,我们马上发布消息,校友捐出一个院士两来。再就是盖楼,国外也一样,它是扶持起一个学科,这块花的钱就多了。大家不要花大量的经费讨论最底层的东西,底层的东西是个人就可以做。

   

我跟大家有一点点不一样,我出科大想出不方便的钱。我们投入大量的志愿者,学生志愿者,今年他毕业了去美国,这些学生学校不好动员,我们还有海外校友,可以让他们去做报告,学校不方便出的费用,但是大家觉得特别有必要,这个钱我们来出。包括在中学推出科学家进校园等等。

   

邮电大学:你刚才说的科技大赛什么的,在你们做之前出去拿到了大奖。在你们做之前,学校在不在做?

   

刘志峰:在做,就是抢钱。就跟VC投资一样,这个东西投下去有几百倍的回报,你不能接受外面的资助,我把你包了。

   

邮电大学:我们学校的基金会从成立开始到现在,10年,我们学校三大赛事全是基金会出钱。已经10年了,每年几十万,这是固定项目。不是像你说的,好像没有这块,有,非常有。而且所有的组织有导师,每年训练项目不一样。这些大赛基本上都是学生会、校团委为主,然后学校的各个方面都要参与的,钱是由基金会出的。我们也没有强调赞助单位,我们觉得也不是赞助,这是支持学校的一个长项,还有博士生论文大赛,他们做,我们把钱给到位,但是我们要参加一个评委,各方面的政策要了解一下。这个工作不是没有做,只是我们没有把它全拿到我们这儿来做,是由其他的单位来做。

    

哈尔滨工程大学:我想谈谈我们自己的一点想法或者说感觉。我们基金会是08年注册成功的,基金会的理念,一个是服务公益慈善,然后是至爱、至真、至善。从成立的时候我就是部长,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是第二届了,我就做了基金会的秘书长。从我做这个工作,首先从内部治理这块来做,从制度建设这块来做,我们注册以后,参加了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年会,从年会上,民政部就开始对基金会进行评估。这样的话,从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按照评估的指标体系1000分,然后一项一项地开始做这个工作。

   

10年12月份的时候,民政部对我们基金会进行了评估,我们得的是4A,而且政府也非常肯定,从4A所有的人,我们分数是最高的。而且作为省里面基金会的一个标志,属于标杆。我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成立的时候我们是省里第一家成立的大学教育基金会,我们省里所有基金会成立的时候,都是到我们那儿去学习,而且是民政部门推荐。我们从成立开始就获得税前扣除的资格,连续三年都有这个资格。

   

具体做的事情,除了内部治理,除了制度建设以外,我们建立了学校和学院的二级基金会的工作制度,学院也有基金会领导小组负责人和具体的工作人员。这样的话,基金会的一些项目推广,另外结合校友返校、筹款什么的,都是由院系来做。秘书处基本上属于初级阶段,就像清华的初级阶段一样,坐等收钱。而且我们大部分捐款都是企业捐款、校友捐款,北大说他们是8%,我们肯定是8%以下。我们曾经统计过,有一年校友捐款占1%,可能还有点不到。

   

人民大学:普遍高校都是这样的。

   

哈尔滨工程大学:我们还有一个做法,我们是院系两级工作机构。我们基金会秘书处给院系设计了一个全校筹款清单,所有的院系,包括教学科研的方方面面,还有学生的一些需求,我们搞了一个清单,方便校友回来跟企业谈合作的时候,他们不好意思张嘴,这样相当于学校有这个需求,这样就好说了。

   

刚才主持人说有什么新的项目,我从事这么多年,我感觉最困难的就是得大病的,像白血病、癌症,大家不愿意捐这个钱,我也到红十字会调研过,他们也说他们很困难,企业家说这都是治不好的病,而且得白血病就是贫困,在我们学校来讲,百分之百都是贫困学生,因为农村他不懂,孩子下地干活的时候就带着孩子,放在地头,然后他就喷洒农药,而且农药就放在家里,瓶子什么的就放在家里,所以得白血病。城市得白血病的就是装修。连续这么多年,我们学校有15个学生得白血病和癌症的。而且这块特别困难,我们设计了一个危难重症助学金,救助的这块,国家设计的很多,而且现在的企业给助学金的也非常少,主要都是奖学金,从我们学校来讲。因为他我国家助学贷款,有国家的助学金,我们学校还有国防的助学金、奖学金。像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也有助学金,救助体系都是比较完善的。但是从得重病的,一旦得重病,我们学校有一个学生,我来之前他来找我,学校给了他7万块钱治病,去年给了7万,但是今年他又没有钱了,那怎么办?像有的学院,教师科研有钱就捐,这个学生是理学院,反正很难。学校这块,如果是从教育来说,这块应该引起咱们同行的重视,最好是呼吁呼吁,包括呼吁一些企业家来做这样的事情。这个目前是大学里面最难的,全靠师生员工发动。

   

李永花:我们每个人最高给2万。

   

哈尔滨工程大学:而且学生也没有医保。

   

黄震:要由国家层面来介入。

   

哈尔滨工程大学:这个学生他姐姐毕业以后都没有工作来陪治病。

   

金华技术学院:我们谈不上介绍,我们是第一次参加这个会议。我们是职业技术学院,可能来参加会议的就是我们一家。我们学校原来有一个基金会,叫金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当时成立这个基金会的时候是准备筹建金华大学,但是没有筹建起来。每个企业拿30万,然后成立了金华大学发展基金会,一共筹建了7000多万。当时主要是两个产品,一个是造了一个大学的图书馆,第二是助学、奖学。现在做下来,我们也是按照这样在做。在基金会工作里面,我们也碰到了一些问题,基金会运作的一些规范,原来在规范方面,在项目设计方面的问题,我们也碰到了问题。同时学校也由民办学校变成的政府办的学校。当时一些人觉得是公办学校不需要基金会。我们当时是民办,为了筹建这个学校搞起来的,当时基金会产生了一些波折。现在我们改成了金华技术学院教育基金发展会,我们在座的工作是比较低层次的,我们主要是用于奖教、助学、奖学。

   

奖教我们每年要评30个教师,助学也是每年评30家,十佳大学生、百名优秀毕业生进行奖励。助学也是搞爱心助学,每年对100个学生进行助学。每年的奖教用了150万左右。我们主要是来学习的,我们过去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会议,我们自己也在不断摸索。

   

黄震:这7000万,你说后来没有人再继续捐了。现在还剩多少钱?

   

金华技术学院:1200万。主要是造图书馆花了一些。

   

黄震:这个钱还可以花多长时间?

   

金华技术学院:永远做下去。我们每年收入增长大概是15%,我们学校一直在搞基建,我们在借贷工程队,每个月按照一分四的利息给我们。然后以基建款作为抵押,所以我们的资金非常安全。

   

女:整个工程属于垫支。

   

金华技术学院:工程对要垫支,然后资金不够,然后就向我们借贷,我们就把这个钱借贷给他,每个月按照一分四的利息给我们。

   

北京邮电大学:他到时候要是不给你们的话,学校就不给他钱。这个一点没有风险。

   

男:工程质量不合格不就有风险了。不能说没有风险,这个风险很大的。如果出现重大的质量事故,这个就百分之百的风险。这是两个法律责任问题。

   

人民大学:他讲的有道理,一个是的确有风险,你风险意识要打足了,我不知道金融这个口子开了没有,在当初来讲,等于非金融机构从事金融的活动,我不知道在浙江一带,如果这个政策开了口子就没有问题了。保值增值可以,但是你不可以从事非金融投资,这是银行的业务,等于是高息。

   

黄震:借款收取一定的利率,这是可以的,没有禁止。但是不能说到处放贷款。

   

金华技术学院:风险的问题,我们基建处,我们建筑单位本身要监控工程质量问题。我们这么多年下来以后一直这样做。

   

男:风险是很小的,但是不是说没有风险,最大的风险,如果工程质量出现严重事故,那风险就是百分之百的。

   

北师大:我加入北师大的机会时间不长,资历比较浅。我大概讲讲。我们北师大教育基金会是07年正式注册的,这几年增长速度比较快,去年是捐赠收入将近1.2亿,大概有140多个项目。我们捐赠的用途39.5%用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上。39.2%用于科研、学术。有10.64%用在奖教。5.35%是用在奖助学金方面。我们今年比较想做的几个主要项目,明年想做的几个主要项目,一个是讲习教授的基金,以北师大重点学科,面向海外聘请学术造诣比较深厚的各种专家来学校从事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作为学术带头人,制定相关的学科建设和实施发展方案。

   

另外一块,国际交流的基金。国际交流想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赴海外参加国际交流活动。除此之外,还想设立学生的实践创新方面的奖励基金。每年资助在品学兼优在实践与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个人或者是团队开展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每年资助60名,人均5000元,可以让他们进行一些包括创业,还学科方面的一些探索的社会实践活动。

   

黄震:这个项目已经设计完成了?还是已经执行了?

   

北师大:现在有一些比较小型的,已经有少部分了,我们要在学校建一个咖啡厅,由学生自己经营,这个咖啡,一杯可以卖15元、20元,5到10元用在公益方面,用于某种用途。这个咖啡厅完全由学生自己来经营。

   

刘志峰:你在这个基金会做什么?你是北师大毕业的?

   

北师大:我是今年刚留校的。

   

刘志峰:基金会的什么时候注册的,这些东西看年报都可以看。

   

黄震:现在高校里面普遍存在一个学生能力不足的问题,最重要的是社会实践,都走过场,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创新能力,如果说你们学校能够在这块把这个打成品牌,可以得到其他基金的支持。比如说华民慈善基金,我就设计帮助贫困大学生,不仅找工作,还有创新实践、创业,我们现在也在做调研,如果说做好了,我们就拿你们这个作为模板进行研究。联想也有一个公益创投,他们也在找项目,如果你们能够产生好项目,你们要拿出饲料有特色的项目来谈,抓住现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来做,来设计项目。

   

人民大学:我们有一个老师,他08年的时候说有一笔钱,教育基金会一定要起到财政资金不能起到的作用,沉默的伙伴,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认同,我认同。我就在你旁边,我起到你所起不到的作用。但是想搞这个活动,太平洋保险给了10万,不多。他们要搞一个30人的论坛,我一听这个题目,我说非常好。什么内容?在社会保障系统要为政府,从学术上有一些学术活动,我觉得这个项目非常好。当时我就说,这个标题特别好,30人论坛,我说能不能持续?他说持续做下去,那个学生过来跟我谈,他说持续的话,需要有人来支持,这个项目就特别好,做下去了。我说这个一定要做成持续项目。因为学校除了教书育人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希望能够为政府提供一些带有决策性的,它不能起到决策作用,但是可以起到一些参考的作用。包括国际前沿的一些东西,他们可以在这个里面讨论。30人论坛,他们一直延续下来了,我感觉这个项目非常好。但是它确实需要,因为这些教授们在学校拿到一个项目很不容易,现在捐赠学生的钱,相对来讲,绿色通道也有,国家通道也有,方方面面的,什么民航奖学金,海航奖学金,诸多项目。但是年轻的教师,留校教师他们要搞学术上的活动,得到一笔钱相当难。我们基金会可以试着做一些这方面的工作。我感觉到从各个学科,法学院、商学院等等,我们前五年基金会打基础,我就在注意观察,到底这个钱用到哪些方面,我们基金会要起到这样一个作用。

   

钱是限定的,他不知道这个钱怎么使用,就是10万放在这儿,你帮助他来参谋,可以帮助他来设计一个好项目,这个项目的名称至关重要,要和他的学科建设能够结合起来。

   

黄震:对于残疾人失业推动来说,设了一个基金,也是在他们那个基金会下面。

   

人民大学:我们评估的时候,这个是作为我们助推的项目,在北京市注册的,也是拿到了5A级。但是更多是头一次。

   

刘志峰:北师大的课题,我来帮你们介绍,你们北师大有一个正育基金,是百度联合创始人徐勇,他的父亲是河南人,他动员北师大的力量到厦门支教,培养种子教师,让一个教师可以带出很多年轻的教师。你要把最有特色的讲出来。

   

提问:我是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博士生,我的论文是高等教育社会捐赠研究,我从博一、博二的时候就跟着老师查资料,但是都是国外的资料,包括校友方面的吸引,甚至训练校友对母校的感情。我想问刘老师一个问题,你说拷贝,因为我现在着力把这个理论运用到国内的实践当中,在把你那些优秀的好的一些项目、理念,当用到国内的时候,你现在有没有遇到哪些困难?你在拷贝他们的同时,有没有哪些问题?

   

刘志峰:首先大学要吸引校友捐赠的内在基因是什么,这个是没有办法拷贝的。比如说科大,郭沫若建这个学校的时候,每年给学生发压岁钱,现在还发。一个大学如果有对这个学生特别好的传统,学生一定会慢慢感激,我们学校还有一个很好的传统,我们可以骂校长。这是一个内在的动力。什么东西可以拷贝,什么东西不可以拷贝,一定要把中国的国情和国外结合,国外资深校友请11个人都到他家里吃饭,但是在中国没有这样的习惯,中国一般都是到饭店里面请。要跟中国的国情结合,你一定会遇到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说捐赠,国外都是校友跟你当场谈,我捐多少钱,你捐多少钱。中国不一样,说我回去跟我老婆商量一下,我们看国外,都没有这样的。你老婆是科大校友,你捐两份钱。你老婆不是科大校友,你把你老婆电话给我,我当场跟她说。你要根据情况调整。

   

提问:大学校长他在任何典礼上,都可以直接张口说给我们大学捐钱,但是中国不是,因为有国情体制在这儿,或者说中国人讲究含蓄。有很多理念拿到中国来不好用。

   

刘志峰:就看这个大学的基因,中国最好的大学,像清华、北大、复旦、科大,这些人到美国转过一圈以后,他会受到捐赠文化的熏陶,而且中国也有捐赠的传统。你捐20万给科大,当然他有巨大的压力,但是捐7块1毛1给科学,没有问题,你可以训练他。比如说创业英雄会,我请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吃饭,他出钱,一定会有办法的。我说拷贝、剽窃都是开玩笑的话,你一定要有适合自己的做法。中国在座的,可能清华做的非常好,他们每年得到科大的消息,他觉得我跟科大很近,我愿意捐钱。从烦你到跟我要钱,到很平和,后来到觉得这个事很有道理。

   

人民大学:你要求他做捐赠的同时,你自己的服务工作一定要做的很好。这个是相辅相成的。

   

刘志峰:中国的大学,我们这桌的讨论,我们显然是有差异的,因为大部分人在体制内,都是校长任免的,我们每年必须有25%的捐赠业绩的增长,我们董事会天天骂我,我也骂我的员工。你们有几个人有这样的压力?为什么民营企业会起来?我们大学基金会能够植入这种竞争的基因,我就是温州没有任何资源的商人,我不代表大学,我不是校长,但是我要去抢占这个市场,我要想垄断这个市场。我们可以把所有的资源都抓住。但是大多数大学没有这个做法。

   

人民大学:你们做大学校友工作的,确实可以借鉴,可以参考。现在很多大学校友会,做校友工作,但是和筹款是分开的,就是做校友工作。这是铺垫。我铺垫好了,有人再收钱,把这个自然分开了,没有说结合起来。

   

北京邮电大学:你是校友会副秘书长?

   

刘志峰:我是官方校友会的副秘书长,这是一个无薪的职务,不属于科大编制。

   

人民大学:基金会的体制一定要打破,就是行政的体制。

   

北京邮电大学:如果是这样一个概念,他跟这个没有关系。

   

黄震:但是这个可以给我们启发,我们大学教育基金会究竟应该如何专业化、市场化、职业化?如果继续官僚化,那么大学教育基金会就死定了。

   

北京邮电大学:但是作为一个校友,能够把工作做成这样的,这种热情,动了这么多脑子,想了这么多新的办法,这是难能可贵的。我们很赞赏。一看你是校友会副秘书长,你应该参加马上12月份的会。

   

人民大学:可以在那个会上多做一些介绍。

   

黄震:游主任他们有一些绝招、秘籍。现在你说招聘的人30多个,这个体制,包括你本人原来是中国红民基金会的,不是大学毕业的,他是作为猎头把他猎过去的。

   

游睿山:我非常同意刘志峰的观点,关键问题是体制问题不一样。校长非常重视校友会工作,有什么活动校长会出席。我现在说话不代表清华,只代表我个人。比如说我们的校长,或者是别的学校的校长,他不太可能,比如说清华的校长,我们有时候找捐赠人,校长不去,我今天要去培训,我就可以不见他。而且我们还做了一些得罪捐赠人的事,但是没有办法,从我们工作的角度,我们不应该这么做,但是校领导有他的想法,比如说学校独立,有的存在面子问题,包括最近的真维斯、五粮液。本来真维斯没有多大的事,现在社会心态扭曲,大家泛道德化,提出真维斯这个品牌跟清华的品牌不匹配。有人说不能以人名来命名,但是国外有很多。而且用人名来命名,在这件事情上正确的就可以。我们评了那么多扶贫状元,现在有很多都抓进去了。我作为一个公益机构,我不是一个评级机构,我也不是一个信用调查机构,我也不是中纪委,也不是组织部,要考察干部,要给他一辈子做备书,这是不可能的。关键是体制问题。比如说人员,像刘志峰这样的人,现在进不了基金会。因为工资待遇解决不了。本科能够留,但是一般的不一定能够进去。而且学校领导的想法,是以钱为主要的考量,但是大学基金会可能还不是。不出事是最大的考量,你不可以想象就因为天津大学那个基金会投资出了问题,最后有的基金会就地卧倒,不投资了。

   

北京邮电大学:我们原来一直10%。

   

游睿山:而且政府把高校基金会作为非公募基金会来规制,但是在国外,大学是没有基金会的,大学只有管理公司,不承担那么多社会义务。我们来参加这个会,只不过因为政府把我们圈在里面了,这一堆层次人比较低,怎么没有讨论第三部门建设,没有讨论NGO发展。从黄老师角度来讲,从基金会研究角度来说,怎么没有公民意识,我考核的指标不在民政部那个考核指标里,校领导不在乎你那个,领导觉得你不行,你筹再多钱也得滚蛋。还有就是民营的问题,有钱的校友并不多,但是你那个10年、20年,可能是中国大学基金会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是现在清华校友捐的最多是26%。

   

刘志峰:就跟市长不愿意办一个大学一样。

   

游睿山:一旦办好了,油水大了,有人就想着我了,那对不起,可能两三年又走了。你干的事,是一个长效的事,我替前人栽了树,后人乘凉我不管,我过两天就走了。在里面的人都有利益,他是为整个团队在谋福利,捐款可能是10年、20年以后他们有能力再捐。我出面做,我要投入精力,投资时间,很长时间没有收益,可能就是围观的人比较多,这个学校考量就有问题了,因为校长也是五年一换,到那个时候没有人说是游睿山的功劳了,人家说都是何老师的功劳了,有一些利益是在你这个体制中能够实现的,但是作为学校我们实现不了,不是说个人得觉悟和情操不够高。

   

刘志峰:你说的对,体制里面也有问题,我们的体制照样有问题,因为我付不起,商业机构的人员变动很大,我的利益也是20多年,但是一个员工会在你这儿待20多年吗?但是人员的能动性也是巨大的,但是清华为什么做的好,它也受体制的影响,但是相对来讲,它的人比较努力。个

   

游睿山:学校的凝聚力很强,学生在校的时候,学校真的给学生很多帮助。我知道发个校友卡,申请一年校友卡下不来,学校在为难我们,无论是入党,还是分配工作,学校都要为难你,给老师送多少钱,然后考虑送你去哪个单位参加面试,再给多少钱然后直接推荐你去。这是一个很长期的文化积淀,在这个方面,他真的把学生当人看了。现在你找学生要钱,他可能会给你。关键还是体制的问题。

   

人民大学:《非诚勿扰》,三个哈佛大学的,讲的同一个内容都是为学校,校训,前三个人都讲出来了。

   

黄震:今天上午讨论到此结束。大学教育基金会讨论有很多问题值得交流,刚才说的保值增值,清华大学参与了一些公司的上市运作,这个更了不起。教育基金会做了私募股权的投资,北京大学基金会也做了。关于投资这块,我专门做了将近两年的调研。天津那个事情出来以后,一律都停了,不准投资了,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对的。换个名字不叫投资就行了。

   

课题的设计分为六个部分。从郭美美事件,主要是公益资产管理的问题。卢美美是中非希望工程,做慈善能不能投资?能不能赚钱?我觉得应该追求到人性论上面去,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假设。做慈善不能赚钱,不能谋利,这个是很多人认为的。新京报的评论代表了很多人的观点,到底能不能挣钱,能不能盈利。为什么要做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国家基金会发展迅猛,资金规模这么大,通货膨胀,所以要做。问题是基金会投资力量很单薄,监管机构监管也空白,基金会管理条例又修订,所以让我做这个课题。该不该限定用于投资的比例?以及该不该规定投资的哪些品种等等这些东西。

   

这是关于基金和基金会的问题,基金会它有六性,志愿性、公益性、财团性、法人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财团性是其他社会组织不具备的特点。财产属性究竟是哪种属性?本质来说,在大陆法系都属于财产法人,这才是最准确的,但是我们国家没有财团法人这一说,现在目前来说比较合理的就是非盈利法人财产说,基金会的财产,就属于基金会的法人财产,不属于社会财产。按照公益事业捐赠法属于社会财产,那我们不能动它。它的收益也不属于基金会,而属于社会财产,所以法理上就不能允许你投资。但是如果是法人财产,那么你就有自主权了。这个财产其他人不得私吞和侵占和挪用。

   

人民大学:现在注册证,它是基金会法人。实际上应该是财团法人。

   

黄震:对,但是我们国家没有明法依据。我们国家对于基金会的资产管理有一套管理办法,很多人说没有规定,有规定,在这里面很详细。这些指标体系都很完善,这是我10月份讲课的数据。总的说来,非公募基金会它的资产规模越来越多,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做投资和不做投资的差别很大,不做投资的,根本不可能靠前。现在依赖于捐赠收入的,基金会收入主要是几个方面,一个是捐赠收入,投资收入,还有就是做有偿性服务,还有就是政府的采购,这是四个主要来源。目前大多数基金会,公募基金会依赖于捐赠收入,但是非公募基金会只有两个在捐赠收入上进入了前十,就是北大和清华。其他的都没有。非公募基金会它必须靠做投资才行。

   

投资的情况,我举了几个净资产增长的情况,基金会增长的曲线,增长快的基金会,现在目前来说是两条腿走路,一个是捐赠收入,然后就是投资收入,是两方面的结合。我们国家通货膨胀到底多高?现在有些人说5%及但是吴敬琏说的是15%以上,你不做投资,存款必然贬值。做了投资的收益还可以,不做投资的就没法比较了。一般来说非公募基金会的投资,8.3%,你说15%就很高了。这些年我们总的平均收益在降低。

   

我们国家的监管体制,从81年到88年没有尽管,88年到2004年是三重管理体制,除了民政部门登记,还有就是银行把它作为非金融机构,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它是一个松绑,合法、安全、有效。到今后,现在在修订基金会管理条例,今后该怎么办,这是我们通过这个课题要解决的。修订稿是限制比例、限制品种,限制配置的比例等等,有三个限制。

    

这是基金会管理办法的限定,购买某一支股票不能超过该企业股票总额的20%。基金会的办公经费只能从基金利息收入中开支,它的监管,由人民银行和民政部两个部门监管。

   

人民大学:这个依然没有作废吗?

   

黄震:作废了,我要先介绍以前的,基金会是可以做增值的,但是不得私吞、侵占和挪用。不能说不能做,要有前提条件的。然后就是做完以后,按照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进行监管,另外就是年报监管和税务监管。有的人说没有监管,不对,我们有三重监管。会计制度监管和年报制度监管,还有税务监管。这就是我们修订稿提出的,一个是非公基金会的要求,还有就是投资余额不能超过上一年度余额的10%,100万做的再好,你也不可能让整个资金保值。现在已经把这个去掉了。


现在对于基金会投资的态度,总体说来,政府的办法有反对和放任两种为主,基金会的从业人员有支持的和需要规范的想法。当然基金会理事会也是反对的。我这个调研报告,80%认为基金会不应该做投资,即使做投资,都认为存银行是最好的。尤其对于基金会投资股票,赵晓之类的经济学家都不理解,只不过投资股票是高风险的基金投资策略而已,在国外有一个投资组合,会把这一部分组合进去的。然做投资,肯定有盈,有亏,这个是很正常的。不能说做投资就是对捐资人不负责任。诺贝尔基金会,他曾经采用保守性的投资,就是存款,拿利息和公债,从980万每年300万,之后才改变了投资理念。于是到金融危机,达到5.6亿美元,从300万到五六亿美元,靠的主要是投资。

   

福特基金会,还有哈佛大学基金会,投资都是很激进的做法,当然也有问题,哈佛大学基金会缩水很严重。我们国家最有名的就是永光的希望工程,当然他投资的问题也有争议。这是96年的时候。这个是一桩公案,现在还没有了解。当然永光有一个问题,因为你是希望工程的资金,等于是定向捐赠,是限定性资产,你不能拿去投资,这个有一个问题。如果说没有要求一定用于希望工程的,是可以做投资的。

   

基金会现在做投资的,明确不做投资的一些基金会,主要是企业基金会和公募基金会,企业基金会说我比你会赚钱,我让你投资干吗,像万通等等都是这样的,还有红基会,他不敢做投资。

   

游睿山:红基会做投资。

   

黄震:他跟我说没有做,他说买的是债券。现在做投资的,有三种做法,一种是内部直接设投资部门,下面还有青基会,还有就是委托别人去投资,我们华民就是委托别人去投资,还有就是自己下设一个投资公司。河南宋基会做的一些投资,主要是由于一些事件把它秘密透露出来了,就是它放贷款。昨天晚上有人问这个能不能做,让别人捐利息,放贷只有银行金融机构才能放,放了很多人,如果只借一家企业可以,借的太多了就变成放贷。大家可以去看判决。

   

刘志峰:这是一个借款纠纷,但是现在搞的丑闻并没有把他陷入困境。

   

游睿山:有河南省的领导在里面,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黄震:它有一个理财计划,就是金融创新,就是捐理财收益,这个是通过招商银行做的,捐款人没有损失,就是把这个收益捐一部分给青基会。

   

刘志峰:亏了就算了?

   

黄震:对,如果赚了,就把赚的部分全给儿基会。华融1号,这个是华融信托公司做的,最后流产了。为什么?他提出的时间和我们基金会开理事会时间对不上。还有就是门槛太高,1000万以上人民币,在座的基金会,买一个信托产品,拿1000万出去,有这种能力的还是比较少。第三,承诺的零风险,担保方式还是用武汉信用担保公司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子公司,如果是之外公司来担保,大家放心。叫做零风险,大家觉得还是有风险。

   

我们现有的很开放的,几乎没有禁区,就看你自己怎么样把握了。除了法律规定不能做的,其他的都可以做。关键是如何做投资组合和风险控制。基金会的投资,主要是看理事会如何来决策,理事会有一条限定性的规定,如果违法做出的决策,造成的损失,参与决策的理事要成大连带责任,很多理事认为只要亏了就承担连带责任,是违法做出决策造成损失的才承担连带责任。投资多大资金要到理事会决策,广东省现在是10万以上的,要报广东省民政厅备案,那几乎没法做了,但是我的建议。投资总的计划可以报理事会,然后执行的时候交给投资委员会或者是投资决策委员会等等这些机构就可以了。按照计划执行的就不需要另外报理事会。

   

现在各地也在试点,北京是放任自治。上海也鼓励做,告诉你怎么做,哪里有机会,他们开交流会。广东是审慎监管,管的很细。对于投资额的限定,对于投资品种的限定等等有很细的限定。这是去年征求意见的,这个改了,这个是11年正式通过的,这是正式文件。这个对于民政部将来有很大的影响。民政部也正在参照这个在起草基金会的行为指南或者指引。所以大家要注意回去研究这个。这是关于它的备案,重大的募捐、资助、投资活动要提前15日备案,后来备案取消掉了。

   

还有专门制定了投资规则,按照基金管理条例的规定。还有必须完成公益支出,年检的时候,货币资金余额不得低于规定的原始基金数额。这是不对的。

   

北京邮电大学:这是基金会给自己提的要求,我们做的到。

   

黄震:固定资产变不了现。另外对于利率,要求要高于银行同期利率,还有对于关连方的关连交易,必须有一个合同,并且这个利率有一个规定等等。另外规定了不能以投资集资、借贷等名义筹集资金,也不得担保、抵押,就是它自己细化了很多规定。目前来说,我们国家总的投资,一个是指引性规范还是缺失的,全国很多地方都不敢做这个,基金会内部投资决策的程序不规范,有的基金会就是秘书长一个人说了算,马上就投了,有的基金会,理事会开一下,但是临时把这个东西交给理事,理事根本没有时间仔细审查,这个都是决策程序不规范。第三,投资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现在的财务制度里面有一些信息,但是这个很不详尽。第四,基金会投资监管,现在制度不统一,民政部负有监管责任,但是根本没有监管能力,也没有这个方面的经验。第五,对于投资收益征税,税收比例太高。我们昨天晚上也讨论到底选择哪个作为我们现在监管的参照性,社保基金它的资金规模很大,几万亿,所以这个不是我们选择的参照系。保险资金是一个商业资金的投资,证券基金也是商业性的,社保有资金性,但是它的规模大,保险投资有监管控制,但是它是商业性的。所以,最具有可参照的就是企业年金,它具有有一定的公益性,同时单个规模小,我们跟民政部建议就是参照企业年金的投资监管办法,来制定基金会的投资监管措施。

   

中国科技大学:这个事情涉及的金融学家要进来,你们都是学文科的,不行,这样的事找科大的学生没有问题。

黄震:把监管机构拉进来一起监管,设计的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以及三方共管的模式,很好。

   

国外,英国有一个基金会投资原则,他们制订了40条,美国对投资的监管主要是税收监管,同时有法制,这个是参照的因素。

   

我们国家现在,一个是国家的法律,他们现在一个条例当中,把一个法律全建成,不能这样,法规、部门规章,一些具体基金会的行业自律的参考性的文件一起配合比较合适,不要民政部来管。


女:用法律约束。自律自治特别重要。


黄震:他们可以控制风险,现在监管的手段,主要是这么几个手段,一个免检、评估、审计、税收、信息披露。这个主要设计了投资决策的模板,不一定合理,强调风险投资有一个专门的委员会,为理事会做参考,风险工作委员会要提供风险控制的和检察的一些工作,这个投资,内部投资是投资管理部,外部是投资管理人和基金会共管。

   

这是华民秘书长写了一本书《资本精神》,拼命的挣钱、拼命的省钱、拼命的花钱。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