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各方的支持下,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组织了“迎‘基’遇,走‘基’层”基金会秘书长广东访学交流活动。来自不同背景基金会的秘书长们3天半的时间,参访了招商局慈善基金会、腾讯、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等背景各异、形态各具的基金会。
时值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从国家层面要加快推进这一地区的全面发展,从纲要的内容上看,不管是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还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优质生活圈、合作参与“一带一路”等等,社会组织都有很大的参与空间。回首去看参访学习的这些基金会,都一直在以自己独特的姿态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路径,用不同的形式或资源推动、参与所在地区乃至全国的社会发展。仅单就这一点来看,以基金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是高度一致的。
然而,这些年来,尽管公益慈善领域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风生水起,但是关于这个行业未来发展究竟会何去何从的讨论一直都没停息过。在这些争辩和撕扯中,我自己曾经一度是迷失和困惑的,每天都能够接触到不同的声音,好像都很有道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也变得畏手畏脚缺少坚定。但事实上,值得尊敬的行动者从来都是一如既往坚定向前,哪怕一路上披荆斩棘。
招商局慈善基金会
We care because you try
在参访招商局慈善基金会的时候,秘书长黄奕是从还是一个小渔村的蛇口切入介绍招商局基金会的情况的,印象特别深,一个人、一群人,一个村、数个村,一个特区就这么一步一步建设和发展起来了,而招商局就是伴随着这样一个时代重新发展起来的。招商局慈善基金会的成长和发展也是如此,具有老牌先锋的特点,没有路子先趟一遍了再说,领导指定了就按领导指定的先做,趟多了、做多了就形成了“为有动力的人提供向上的阶梯(We care because you try)”这样的资助理念。很多时候我想,像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有着百年工商业慈善的基因,我们看到的是一栋楼,一张有历史感的照片,或者是一个地标性的建筑,但其实背后是一种精神,黄奕们、李海们还有谈起“参与式”理念的李志南们就是这种精神的践行和传递者,这些人会带着这个基金会做“灾急送”、建“幸福乡村”并且走向未来。
很多时候,我们好像习惯了去审视和质疑身边的一切,其实只有当我们走近并且走进之后,才会发现他魅力无穷。招商局就是如此,所以他们给员工的生日祝福语是“福如基金会,寿比招商局”,这玩笑里透着的应该是自信、开心和自豪吧?
招商局历史博物馆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新生代互联网公益代表腾讯和积极应对老龄社会挑战的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与招商局慈善基金会相比,风格迥异。科技聚焦在某一个点上,围绕着核心优势和资源,不断绽放,深刻影响和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当他们关注和参与公益的时候,也同样。在这个层面,腾讯创造的99公益日、窦瑞刚探索的养老事业,都是在将基金会作为一个支点,寻找一个合适的位置,来撬动各种资源共同参与到社会问题的解决上。
所以不用感叹互联网的力量和伟大,因为它本来就是伟大和充满力量的,而且怎么感叹它都不会变成我们所有。倒是应该思考如果我们还不努力,或者我们不去努力做属于自己的那个支点,未来我们还能做什么?
和的慈善基金会
实干老先生的一盘棋
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因为何享健先生的巨额捐赠跃入公众的眼帘。但真正有了一知半解之后,会发现这位实干的老先生是在下一盘棋,以一己之力做一项巨大的社会实验:从支持创新创业,到探索养老,到参与社区建设,再到投入乡村振兴,每一个领域都是用“亿”这样的“小目标”来计算的。而只要选择了去做,就一定做出精品,比如那一个一个已经小有规模的创业企业,比如和园,比如被受益人夸不绝口的善耆养老家园……
目前这些尝试还只是小试牛刀便已显露锋芒,未来会不会有更大的一盘棋我们拭目以待。但是,仅从我个人的角度,十分佩服这样的实业家,先做的是身边的事儿、眼前的事儿,而且一定要做好,并不是浅尝之后就立下雄心壮志,这应该是另外一种气魄和胆量?
对于和的慈善基金会目前只是主要在顺德开展活动确实有很多的观点和议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换个角度,以和的这样的体量,如果能先以顺德为基础,做好这一地区公益慈善行业生态的建设其实也未尝不可,只是需要警惕在强大实力的冲击下,如何保证生态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和园夜景
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
压力山大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
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有着太多的烙印:位于市井深巷中(贴近社区),有独特的个性(中立),感受到力量(小强),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后退半步)……这个基金会感觉就跟现任秘书长王书文的性格一样,温文尔雅但有底气,当然还有学者、慈善家的参与和支持,在各种尝试和探索之后,逐步将自己的业务聚焦在珠三角地区的流动儿童教育和环境气候变化问题。
当然,跟着朱健刚老师穿梭在千禾附近的大街小巷时,不管是逼仄的书店,还是市井浓郁的咖啡店,还包括经常被提及的刘小钢、胡小军等人物,会深深感觉到那种亲切和理想主义的气息,所以能够很真切的理解王书文秘书长说“压力山大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也许,这才是社区基金会真正应该具有的模样?目前很多地方依然在“多、快、好、省”的推动社区基金会的发展,在没有清楚明白这一类基金会的题中之义之前,运动式的搞法尽管非常具有中国特色,但我们依然需要警惕热闹和喧嚣过后的冷清和寂寞,其实已经是有了很多教训的。
访学团参观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
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
小基金会也要参与行业发展
这次参访学习的最后一家基金会是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这家基金会让我找回了曾经有过的那种具有归属感的家的感觉。
理事长蔡文方和秘书长邹伟全自带正能量,从他们平淡说出“小基金会也要参与行业发展”等就能看出来。我最开始了解这家基金会是因为蔡文方理事长,对待好些事情她都有一些独特的看法,比如大家总说公益慈善都是在自娱自乐,跳不出这个圈子,蔡说“除开马云马化腾的圈子,哪个圈都是小圈子,行业消息只有行业人关心很正常啊”。
基金会成立的渊源在老牌资深NGO(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那里,熟悉乡村发展议题的朋友对农家女肯定都不陌生,非常值得敬重的一家组织。绿芽的业务领域也非常聚焦,主要是乡村妇女(绿芽乡伴)和乡村流动、留守儿童(绿芽童行),通过发现和培养乡村骨干,进而在当地推动相关领域工作的开展。目前已经在包括广东省在内的很多农村地区有项目点,而且经过不断探索、尝试和改进,有很大的成效。
在当下这样一个闹嚷、欲望四射的环境下,难得这么一家基金会静静地、与世无争地这样做着的乡村发展工作。
参访学习归来,又赶上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了重要指示,要求民政工作做到“三个聚焦”“三个职责”,而包括基金会在内的公益慈善组织也都是民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围绕着指示做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工作也就显得特别具有挑战和意义。
基金会不仅要脚踏实地干好活,还需要抬头看看天,一起推动行业发展!4月26日,北京,我们一起探讨,基金会如何推动行业发展?
本文作者
谭红波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副秘书长
【专家在线计划】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即可预约本文作者谭红波老师
为您解疑答惑
封面图 | 基金会论坛大湾区访学团
作者 | 谭红波
网站编辑 | 江吉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