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修远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会:我们基金会是研究类的基金会,我们认为,一个基金会或者一个机构,在公益领域要面对四个问题,第一做什么,第二怎么做,第三怎么做得有效果,最后,怎么做得时间更久。
从中国目前基金会发展的情况看,怎么做,大概是比较重要的问题,我今天介绍的是怎么做,我们用了三年的时间,花了500万,才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我下面介绍一下。
我们的宗旨是文化重建,经过160年的近代化的努力,中国经历了革命和改革这样漫长的摸索,经济发展了,但是文化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文化层面是指两个方面,第一,解决中国近代以来文化连续性危机,第二,解决社会结构变迁中产生的新社会阶层和新文化诉求及新政治诉求。这是我们两大任务,我们集中在第二个方面介绍。
以社会建设的方式实现文化复兴。现代化进程带来社会结构的变迁,随着财富的增长,现在不是传统的工农和知识分子的社会结构,现在变迁了,新的工人阶级出现了、新的农民阶级出现了,新的白领出现了,出现了新兴工商业精英层,新的城市中产阶级。
这些社会阶级,是中国社会在未来30年中最具有话语权、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研究他们,将为未来社会的前进方向找到重要的载体,所以我们确定新社会阶层的研究、新社会治理研究,执政党与社会的研究。
以80后为主体的两亿多新兴工人阶级是重要的力量,我们从改善劳资关系、提高劳动所得物质利益角度考察,又对他们的阶层特点进行考察。
新的工商企业家阶层,这个是社会建设中坚活跃力量,最有话语权,他们的财富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经济和政府,拟制文化。关注他们的政治诉求及与体制变迁的关系,探讨如何发挥这一群体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这是我们非常重视的。
新兴中产阶级,未来十年,中产阶层将从1.5亿增到4亿以上,这是两块,一个是军队和教师,还有一个在写字楼,不靠政府,以自己的技能维持生存打拼的这批人,这批人跟传统的白领完全不一样。
新社会组织类型研究,今天在座的就是新的社会组织表现形态之一,围绕社会组织的研究,涉及到社会管理体制的研究,也涉及到社会治理的创新领域,目前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到劳动的高发期,群体性时间和维稳已经证明,单纯的政治行政甚至经济手段无法有效回应开放复杂的社会秩序需求,中央也提出了管理创新的理念。
我们对活跃商会做了调研。同时,我们还对东亚五国一区的政治转型做了研究,这个课题做了三年,对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泰国、印尼做了调研,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他们的社会转型中间出现的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在政治本身中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比如韩国,是工人阶级在政治转型中间,成为主导地位,在台湾,是一些出口导向型的中小企业和自由派结合,形成了政治转型的主要推动力量。
所以这样一种社会结构转型,中间出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现象,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我们还做了社会组织服务模式创新的研究,专门研究了在中国目前,33家比较典型的NGO组织,他们各自的公共产品创新模式究竟是什么,这个报告也是用了一年时间做出来。
我们正在展开的课题有世界工厂发展模式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挑战,这个对新生代的农民工,从他们的经济诉求和政治诉求的角度进行了探索。
最后,我们做了陕北油田事件与政商关系研究。揭示了这些事件背后政府和商人的关系。
我们还创办了《文化纵横》杂志,有很多文章,比如《成长中的非公募基金会》、《广东模式与重庆模式的政治意涵》、《社会建设中的执政党角色》、《当代青年的乡建运动》,这是我们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遇到的问题,意识到社会转型将产生新的社会阶级,新的社会阶级经济、政治、文化诉求是影响未来发展的因素,研究这些因素就有可能把握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给政策制定者提供研究规划、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