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乡村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时间:2019年7月23日
地点:中国 福州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国务院多次发布政策意见,明确指出需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乡村振兴,根植于县域,需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创造,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为了让更多人共同参与乡村振兴,我们邀请政府和企业负责人、两岸著名学者、社会创新者,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共同围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探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元力量赋能乡村的创新模式和路径,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研讨会议程安排
上午
中午
下午
同期活动
1.乡村田野调研
7月22日全天,地点:福州市永泰县
2.“宜夏”农晓时乡村好物集市
7月23日全天,地点:融侨皇冠假日酒店三楼
点击此处,填写完整表格报名。
报名须知
【研讨会时间】
2019年7月23日 8:30~17:30
签到:8:30~9:00
【研讨会地点】
福州市台江区江滨西大道100号 融侨皇冠假日酒店
【参会对象】
政府和企业负责人、乡村振兴研究者、美丽乡村建设者、关注乡村振兴的企业家、乡村创业者、社会组织和媒体等(地区不限)。
【参会费用】
本次研讨会由永泰县乡村复兴基金会出资支持。研讨会不收取费用,部分名额向社会开放。
【报名方式】
点击此处,填写完整表格报名。
【报名截止时间】
7月22日上午10:00
【注意事项】
报名成功后,我们将向您发送完整的会务手册。
海峡两岸乡村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福建·福州
期待您的参与!
主要专家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1.李川
福建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
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
福州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2.李翔宁
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长江学者青年学者
知名建筑理论家、评论家和策展人
哈佛大学客座教授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委员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国际建筑评论家委员会委员
国际建筑杂志Architecture China主编
李翔宁曾在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东京工业大学、UCLA等大学任教。他担任PLAN、Le Visiteur等国际刊物编委。担任密斯凡德罗奖欧盟建筑奖、CICA建筑写作奖、PLAN建筑奖、西班牙国际建筑奖等国际奖项评委。他还曾担任米兰三年展中国建筑师展、哈佛大学中国建筑展、深圳双年展、西岸双年展、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等重大展览的策展人。2017年釜山建筑文化节艺术总监和2018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他的近期著作包括Made in Shanghai,Shanghai Regeneration,Towards a Critical Pragmatism: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in China等。
3.高俊才
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原司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委委员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学术委委员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三农工作,开展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和编制,直接参与相关投资重大项目的论证、管理工作。他在负责农村经济、水利发展宏观管理工作的同时关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大问题,持续为乡村发展贡献智慧和能量,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指导帮助地方政府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并发表有多篇学术论文,包括《基层乡村振兴战略现状和实施建议》等。
4.刘维公(台湾)
台湾创意经济促进会理事长
前台北市文化局局长
德国特里尔(Trier)大学社会学博士
现为台湾东吴大学社会学系专任副教授、知名专栏作家。研究专长为创新社会研究、文化社会学、消费社会学及生活风格研究。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台湾创意经济产业之发展,并将创新的社会设计思考导入城市和乡村的公共政策并带动居民参与,打造具有设计远见的前瞻城市和乡村。
台湾创意经济促进会由多位长年深耕于艺文展演、设计创作、影视动画等文化创意领域,且想要为文化创意经济贡献心力的专家所组成,组织成员多数为目前持续活跃于业界且实力坚强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台湾创意经济促进会深耕于城市和乡村的创意创新的产业推动,带动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5.罗义贤
博士,中国滋根乡村教育发展促进会会长
曾任共青团贵州省委副书记、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研究部主任、《中国经济社会论坛》杂志总编辑;先后出版《司徒雷登在中国》、《司徒雷登与战后(1945-1949美国对华政策)》等书籍,发表《中国贫困县域经济发展策略性研究》《新时代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政策与策略》《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等论文。
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是1995年在民政部正式注册登记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促进会的宗旨是致力于促进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直接支持中国贫困乡村的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环境教育、文化传承以及小型的经济项目,特别注重支持农村女童和妇女参与发展的机会和能力。在中国农村推广“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支持创建绿色生态文明学校和绿色生态文明乡村,同时发展系列培训课程:“共创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教师培训”、“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人才培训”、公益人才培训等。
6.郭明社
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副会长/秘书长
国家开发银行原规划总监、办公厅主任
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成立于2013年4月,是由国家开发银行发起,经国务院批准、经民政部批复成立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也是我国唯一以“开发性金融”命名的开发性金融社会组织。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出任会长。促进会有发起会员单位161家,会员个人33位。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鞍钢集团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等45家机构为理事单位。
7.胡朝圣(台湾)
著名策展人、台湾视觉艺术协会顾问
曾任富邦艺术基金会策展人、台湾视觉艺术协会理事长、台湾艺术资料库总召集人、台湾艺术大学兼任讲师;现为忠泰建筑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台湾视觉艺术协会顾问、台北市政府市政顾问、VT Artsalon非常庙艺文空间共同创办人、双方艺廊共同创办人及策展人以及胡氏艺术公司执行长、2018台北白昼之夜总监、2019台北白昼之夜总监。
8.王村煌(台湾)
台湾师范大学乐活产业高阶经理人EMBA副教授
薰衣草森林股份有限公司 负责人
台湾观光策略发展协会 副理事长
台湾创意生活产业协盟 理事长
薰衣草森林是台湾最具影响力的生活风格文创企业,自 2001 年成立以来,以持续的创新能量,每年吸引超过百万国内外游客造访。旗下目前拥有薰衣草森林、森林岛屿、心之芳庭、桐花村、好好、缓慢、缓慢寻路、漂鸟8个品牌、20余家分店与400位伙伴,全品牌含括餐饮、旅宿、婚礼、游憩、香氛、商品、策展等多元业种,以产品、空间、服务、活动、沟通等体验设计获得消费者的喜爱,其中缓慢北海道是台湾首家以法人形式于日本设立的民宿。
9.石伟
福建省海峡文旅产业协会会长
《经济日报》福建记者站前站长、高级记者
福建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福建江夏学院客座教授
宁夏师范学院客座教授
早年长期从事海峡两岸新闻及文化交流工作,1997年起担任中央主流媒体《经济日报》驻福建记者站站长20年,2011年起加入福建省海峡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先后任常务副会长、会长,统筹协会150余家文创研发、产品生产、文创行销、文创研究等专业机构之资源,服务国内各地文化创意及旅游项目。
福建省海峡文旅产业协会前身为福建省海峡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成立于2011年,指导单位为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是福建省首家由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省级社团法人。协会重点致力推动发展六大类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园区、创意艺术、新媒体、传统工艺创新、创意地产、创意广告等,同时,协会深耕旅游产业板块,推动发展:研学产业、旅游伴手礼的设计销售及推广、旅游项目的规划设计和运营、乡村旅游及农事体验、文旅人才培训和培养等。
协会“专家委员会”拥有一批两岸一流的文化创意和旅游产业专家,为会员企业提供专业独特的智库服务,为主管部门提供政策决策依据,为会员企业提供最新信息,为会员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评定专业技术职称。
近年来,协会发挥自有优势,与台湾文化创意机构进行了多方面合作,与台湾文创和旅游机构互设办事处;与台湾创意机构共同为会员企业开发北京故宫文物及福建各地旅游衍生品;共同举办多项闽台两地各类文创大赛、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与台湾合作培训福建省文创人才和干部等等。同时,协会积极推动福建及国内各地文化创意项目落地。先后在福建龙岩、平潭、漳州、屏南、泰宁、闽侯、光泽、福州鼓岭风景区等地实施多个文创及旅游项目。由协会主导打造“固原有礼”、“屏南有礼”、“寻找泰味”等一批文化旅游产品的规划立项、设计研发、生产制作、销售推广完整产业链。
10.吴建铭
闽江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
博士、硕士生导师
闽江学院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是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现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拥有光荣的历史传统。其前身是原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1958年)和原闽江职业大学(创办于1984年)。习近平总书记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期间曾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6年(1990年6月至1996年5月),形成了“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求”的办学理念和“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的办学宗旨。学校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办学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11.李亚明
厦门朗乡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
同济大学毕业。硕士阶段师从阮仪三教授,研究方向为传统城镇的保护与更新;博士阶段继续进行城市文化方面的探讨工作。曾任上海市普陀区规划局副局长、上海绿城总经理,后赴厦门创立朗乡投资,于厦门、吉隆坡等地涉足房产开发。
2011年开始,李亚明进行城镇与乡村休闲产业的研究与实践,业务涵盖了策划、规划、设计、投资、运营等各方面,目前在福建、浙江、山东操作逾十个项目。
“朗乡溪园”为厦门朗乡投资有限公司旗下度假品牌,已签约项目分布于福建、浙江、山东等区域。
首个度假酒店位于漳州长泰马洋溪,酒店的建筑设计为旅日的青年设计师刘安,将中国传统村落的意象与酒店的客房私密性相结合,将旧石墙,旧木板,旧瓦等传统建筑材料与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相结合,制造了虚实相间,传统与现代相碰撞的冲突。业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成为闽南乡村酒店的代表项目。
杜棠项目位于福州连江,是颇具影响力乡村振兴项目,现在已经改造的建筑面积为5015平方米,拥有40间客房,由有着490年历史的明朝古建筑三落厝改造而成,2019年初开始运营。曾举办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巡展,并因其典型性,受邀参加德国柏林aedes建筑画廊“我们的乡村”主题展。
12.顾军
乡伴创客学院院长、创办人
乡村创业导师、天使投资人
青创驿站田园梦想家创办人
创办丘博咨询公司(Chubb Consulting),为多家在沪500强公司提供团队教练和人才发展顾问服务。2011年后事业方向逐渐转向乡村发展+新教育事业,关注教育公益和社会服务。
2015年联合大学生创投、私董会、新教育投资行业的多位专家,与乡伴文旅朱胜萱老师共同创建了国内第一个乡村创业教育和孵化平台-乡伴创客学院,为乡创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目前已成为国内乡创领域的教育、培训、孵化的领先机构。
乡伴创客学院作为国内民宿行业的领军者,乡伴文旅集团早在2013年在莫干山开设第一家民宿“原舍”,引领了这一波莫干山设计师民宿的热潮,乡伴的创始人朱胜萱也被德清县领导称之为“民宿教父”;自2016年起乡伴创客学院先后在莫干山发起“宿盟”(国内第一个民宿联盟)和“莫干山民宿学院”;期望能为行业提升和乡村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其中,莫干山管家学院拥有乡伴原舍民宿集团全套行业领先的管理实践,整合莫干山各品牌民宿在管家培养上的成功案例,由国内最职业化、最有经验的民宿经营者担任导师,除了提供完整系统的管家课程,学院还提供民宿主中长期的课后辅导,真正寓教于“具体实践”中。
乡伴创客学院成立后,面向全国各类民宿提供管家培训相关服务,包含:定期的民宿培训课程(莫干山&昆山);客户定制化的培训+后续督导(3-6个月);阶段式管家实操培训(理论+实践);生活美学的培养与实践等。
13.吕全斌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长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是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和有志于追求机构卓越、行业发展的基金会自愿发起的行业平台。2008年在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现名为“社会组织管理局”)指导下,八家机构发起“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2016年正式转型升级为“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7年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处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为北京基业长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基金会论坛坚持开放共享、追求卓越,旨在加强中国基金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设中国基金会行业生态系统,使基金会行业成为有效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良好运转的重要力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基金会论坛现已成为公益行业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之一。
14.曾章团
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原主任
福建文学杂志社原社长
《艺品》杂志原总编
担任《闽侯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福建省文化产业(2010—— 2020) 发展规划思路研究》等的课题研究,获福建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出版 有个人诗集《镜像悬浮》,主编出版《麟江潮》等书籍。
15.吴福顺
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专家顾问
生态环境部生态扶贫电商平台负责人
天津市津承维康消费扶贫平台负责人
七代志小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近20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及探索者,包括:十年创办运营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咨询机构;六年修复蒙牛品牌形象,突破乳业食品安全困境;一年美团点评上市前全业务链条社会风险梳理及体系建立。在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大数据集成应用、政府服务、危机管理、市场销售创新等方面有着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曾被第一财经周刊评为2016年“中国商业创新50人”,多次获得 “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项。
七代志小镇是一家致力于农业超级单品全产业链孵化和品牌运营的公司,以先进科技、社会责任推动消费扶贫与乡村振兴。自2017年7月1日始,应生态环境部消费扶贫要求,公司建设运营七代志生态扶贫电商平台,围绕贫困县农产品上行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在河北承德隆化县、围场县实地创新一揽子解决方案,实现单县月均销售流水超百万,2018年底生态环境部机关工会匿名调研满意度达到93%。七代志已构建乡村振兴扶贫追溯管理系统、F2F智能电商系统、农产品共享检测室区块链系统等社会效应技术解决方案。
16.王先知
新华社瞭望智库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
新华社瞭望智库食品健康工作室主任、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负责农业、餐饮、酒水、乳业、肉制品、保健品等舌尖上的国家智库搭建,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卫健委、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工信部、发改委等部委保持良好互动关系,负责这一领域的政策研究与报道,在新华社总社曾多次策划、组织、主持召开了多部委领导参加的内部课题会议;从业十多年来,先后写出了上百篇有影响力的报道和评论。
17.黄绍庆
福建省青年创业促进会副会长/秘书长
福建海西青年创业基金会秘书长
福建青创是福建第一的创业服务公益平台,由福建省青年创业促进会与福建海西青年创业基金会组成。从2005年起,福建青创一直坚持青年创业帮扶的公益事业,10多年来已逐步建立起省内最大的创业智库,凝聚庞大的创业导师与创业青年群体。福建青创从创业关怀出发,以公益资金与公益智库为依托,为福建创业青年提供最佳的创业交流与支持平台。努力打造良性的创业生态圈,致力于培养一代有社会责任感的创业家。
● 福建海西青年创业基金会2007年成立,是福建省内成立时间最早的创业帮扶机构。
● 十年来累计放款资金2971万元。
● 拥有1700位创业导师和专业导师,是福建省内最庞大的创业智库,超过11万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间。
● 9.7万人次接受了福建青创创业培训。
● 培育近4000家企业,提供50000多个就业岗位。
● 760位创业青年获得了福建青创的资金支持和导师辅导,每年创造近10亿元产值。
● 2010年,福建青创获得福布斯中国十佳非公募基金会荣誉。
● 2012年,成为中国第一个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公益基金会。
● 2014年,荣获福建省民政厅授予的4A级社会组织称号。
● 2015年,获得福建省委组织部“4·18人才项目与资本对接常态化服务机构”认证。
● 2015年,福建省青年创业促进会正式成立,全面启动F5帮扶新模式。
● 2017年,正式被福建省民政厅认定成为首批慈善组织。
● 2018年,在福建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指导下,福建青创作为发起单位之一,成立海峡乡村振兴服务联盟。
18.黄宝贤(台湾)
台湾艺术大学工艺设计学系 客座助理教授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 客座研究员
台中明道大学时尚造型学系专任副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客座教授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近年来,黄宝贤作为跨界创作的文化交流使者活跃于海峡两岸往返;他的玻璃工艺创作坊在台北,漆艺工作坊在福州。将光亮剔透的玻璃与高贵深沉的大漆结合于作品,是他的首创。他以对传统的极高敬意,走遍台湾、大陆、日本,拜访学习;倡导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将半生的阅历与沉淀,融合匠心巧思及当代审美,化为指尖的极致。
19.夏兴勇
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第一书记
福建广播影视集团驻村干部
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曾任宁德市霞浦县崇儒乡霞坪村第一书记。
龙潭村位于屏南县熙岭乡南部,距乡所在地12公里,距屏南县城40公里。村域面积约5.61平方公里,由龙潭、溪尾和秋竹坪三个自然村落组成,现有户籍人口1400多人。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如画,人杰地灵,历史悠久,陈氏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16年)迁入龙潭村,村内文物古迹众多,至今仍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回村桥、溪头厝、洋中厝、八扇厝、陈氏祠堂、陈官缪老宅、下厝仔和粬埕等,以及集中连片传统建筑群。龙潭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被称之为古戏曲“活化石”的国家非遗项目四平戏、省级非遗项目红粬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龙潭村先后被列为福建省传统村落、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
2017年5月,熙岭乡龙潭村文创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启动,熙岭乡成立文创领导小组,龙潭村成立文创小组,由屏南县传统村落文创产业总策划林正碌主持策划,推行“党委政府+艺术家+农民+古村+互联网”的乡村振兴模式。通过项目实施,人来了,村活了,业兴了,成就了一个新龙潭。
20.李祥仁
武夷山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副组长
圆梦村总联络人
“圆梦村”是新时期助推三农工作的试验田,是乡村振兴工作的示范点,是纵深推进“南平机制”的先行区。“圆梦村”行动计划旨在围绕推动乡村振兴,用5-7年时间,着力打造在全省有示范带动作用、可复制可推广可学习的新农村建设样板。
21.邓佳雯
鼎坤文化传媒(非遗星球)创始人
曾在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日本索尼公司、美国八方环球等跨国公司担任战略咨询、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要职。2013年在北京创业至今,以“传承人类文化DNA”为使命,致力于搭建一个全球非遗爱好者的共享社群平台——非遗星球,提供抵达自我的深度人文体验,成为非遗创造美好生活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促进中国优秀的文化内容和产品走向世界。
非遗星球在过去六年已深入全国20个省,采访报道数百位非遗传承人,制作上百部短视频,开展线下体验活动,策划乡村扶贫产品众筹,开发非遗文创产品,组织传承人出海巡演。2019年春节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的支持下,联合新浪微博和中国青年网,聚合190位非遗传承人和跨界创新者发起“最美年礼”公益抽奖活动;4月,应邀加入抖音“非遗合伙人计划”,助力非遗传承人抖进年轻人视线;6月,成为全球民宿独角兽(Airbnb)爱彼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示范项目”的落地执行伙伴,推动文旅融合下的非遗体验产品在全球传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赋能非遗开辟新的潜在市场。
22.郑崇勇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会文创协会福建会长
福建佳视数码文化负责人
曾在福建省建筑设计院任职。他在三维数字文创、虚拟现实应用等产业领域,带领佳视数码成为行业领先品牌。郑崇勇作为福建涉及三维数字科技领域的第一人,秉承科技先行,文化为本的经营理念,在数字文创,社会创新领域持续耕耘不止。
中欧校友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于2014年6月13日在中欧上海校园成立,经过五年的发展,已经在全国中欧校友海洋里筑起了海内外19座地域性文创协会灯塔,汇拢了千名当地文创产业的校友和喜欢文创的校友,以及多地文创产业从政策到项目的丰富资讯。
23.曾闽粤
中信信托福建财富中心福州负责人
中信信托是以信托业务为主业的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中国银保监会监管。是中国最大、实力最强、品牌最佳的信托公司,获评中国信托行业最高评级A级和主体信用AAA评级,是唯一一家核心指标连续11年保持前三的信托公司。公司同时担任中国信托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理事长单位和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中信信托从2009年投身到公益慈善事业中,通过近10年的身体力行和探索创新,不仅在规模上持续领先同业,而且相继取得诸多模式突破,创立出“双受托人”、“投资+扶贫”、中国版DAF、“慈善+金融”等多种模式,在实践中形成全公司参与、全链条覆盖、全社会共振的公益慈善共生共享的新生态。
24.杨波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交通广播策划部主任
福建省资深媒体策划人
参与策划组的交广融媒体综合影响力领跑全省,也是经省政府批准的福建唯一的“应急广播”;参与策划新媒体端平台粉丝超过百万,荣获《全国融合创新媒体》;入选人民网《融合传播百强榜》;参与策划建立“一起公益”品牌 ,与央视、阿里巴巴、腾讯、头条、抖音等众多媒体跨界合作,打造众多如“爱的分贝”“高考直通车”等社会公益活动影响广泛;2019年正着力运营乡村振兴“福见.村村美”融媒体项目,努力构筑政企产业,公益扶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跨界资源平台,为美丽乡村发展整合传播鼓与呼。
“福见.村村美”是福建交通广播在原对农村广播项目“村村响”与各地乡村紧密合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发展演化而来的乡村新媒体运营平台;福建交通广播整合广播、电视、网络、短视频、微信微博等传播渠道,跨界融合上下游政企资源,开展策划乡村产业项目、全媒体发掘传播民俗文化,组织乡村主题采访报道、包装农业节庆活动,规划乡村研学旅游路线,号召全省广泛车友参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近期拟计划举办:老屋设计大赛、乡村规划赛、红色旅游宣传、车友自驾活动、农产品展销会、乡村故事展播等一系列活动,撬动市场吸引外部人才和资金的投入,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创造“能吃、能住、能玩、能购、能让群众富起来、能让村集体有收入”的新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相互支撑、高度融合,推进美丽乡村发展建设 ,打造乡村振兴的福建样板。
25.叶泽帆
福建省咖啡协会会长
福建泽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
哥伦比亚Farallones 地方亚洲代表
中国青年创业导师
美国精品咖啡协会scaa咖啡师
德国probat咖啡烘焙培训师
中国国际咖啡师大赛发起人之一
中国国际百瑞斯塔竞赛CBC多届评委
意大利IIAC Espresso品鉴师
“世界虹吸壶大赛”中国区历届评委
中国云南冲煮杯感官历届评委
云南保山咖啡杯测品鉴赛历届评委
叶泽帆用”咖啡扶贫“的创新形式,帮助云南省内高黎贡山的小寨自然村贫困户实现脱贫。2018年,叶泽帆受邀参加第三届保山咖啡文化节,为当地乡村种植咖啡豆的贫困户品鉴所种植云南咖啡,帮助选出优质云村咖啡生豆,推广云南咖啡产区,提高保山咖啡知名度,并积极推进福建省和云南省的咖啡产业进一步合作与发展。
26.陈晓翌
北京印指数公司负责人
第一代互联网产品经理,专注于行业信息化与大数据应用研究,在互联网产品设计及用户体验研究等领域有丰富实战经验,在大数据及AI在互联网及行业应用中实践多年。曾参与或主导政府、企业项目,在教育领域覆盖K12、职业教育、社会教育以及高校项目,对数据应用、AI应用以及服务设计领域有深刻的理解和践行经验。
27.吴宇坚
永泰县嵩口镇综治副书记
吴宇坚分管嵩口镇精准扶贫、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工作,完善产业联盟工作,带动本镇65户贫困户并辐射带动周边乡镇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2017年,嵩口镇成功举办全省脱贫攻坚现场会,做好各地来嵩调研扶贫交流工作;2018年,新建美丽乡村4个,梧埕、佳洋、际头3个村获评市级优秀村庄;并打造月洲为乡村振兴高级版,探索古镇振兴之路。
嵩口镇是福州市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镇共有中国传统村落8个,省级传统村落8个。2016年被评为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和福建首批省级特色小镇。
镇区保留有成片的明清民居建筑,古民居品种多、数量众、保存好、艺术高,被誉为“民间古民居博物馆”。拥有“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国家级生态镇”“中国报业特别关注古镇”“中国美丽宜居小镇示范镇”“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国家科技部首批‘星创天地’”“福建省十佳旅游休闲集镇”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嵩口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初见成效,获得中央四套《记住乡愁》《走遍中国》栏目、新华网、光明日报以及省市县各级媒体专题报道,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高。
28.谢方玲
福建省嵩口古镇松口气客栈负责人
福建省嵩口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29.卢金光
返乡创业青年/农村致富带头人
用无人机管理槟榔芋田的“芋头王子”
因对故乡的热爱,卢金光于2014年5月毅然从城市返回家乡,创办永泰县建联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担任合作社理事长,从事槟榔芋种植。他为了带动家乡人民共同致富,不断摸索企业经营模式和槟榔芋种植技术,四处考察、学习,从一名技术“土鳖”成长为一名种植专家,他不断学习现代种植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应用农用无人机等科技设备,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助力乡村振兴。
卢金光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156户村民种植槟榔芋,签订统购统销合同,实现年产槟榔芋1000余吨,年产值400余万元,带领村民创收。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2018年完成槟榔芋加工生产车间建设,实现年产500余吨槟榔芋加工产品,实现产值500余万元。产品直销永辉、优野、朴朴及省外各大生鲜超市,现已建立完整的“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体系。
组织架构
指导单位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省文化与旅游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福建省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闽江学院
主办单位
中共永泰县委/永泰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永泰县委宣传部/永泰县乡村振兴办公室/永泰县农业农村局/永泰县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永泰县乡村复兴基金会
协办单位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
支持单位
福建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福建省海峡文旅产业协会/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台湾创意经济促进会/福建省青年创业促进会/福建交广“村村美”融媒体/正荣公益基金会/闽江学院创意创业教育园/七代志·农晓时
福建省、福州市、
永泰县和永泰庄寨
福建省
福建,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面、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面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南北最长为530千米,东西最宽为480千米。福建省现辖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平潭县)。省会为福州。
福建的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九成陆地面积为山地丘陵地带,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5.95%,居全国第一。福建的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陆地海岸线长达3751.5千米。福建以侵蚀海岸为主,岛屿众多,岛屿星罗棋布,共有岛屿1500多个,海坛岛现为全省第一大岛。由于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从海路可以到达南亚、西亚、东非,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传统的商贸集散地。
与中国其他地方相比,福建在对台关系、海洋文化和海外华侨资源显得尤为突出。而依山傍海的特点造就了福建丰富的旅游资源:除了武夷山、鼓浪屿、太姥山、海坛岛、清源山、大金湖、白水洋等自然风光外,还有土楼、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观。
福州市
福州,位于八闽大地的东北部,别称榕城,简称“榕”,是福建省会城市。作为福建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福州始建于公元前202年,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孕育出昙石山、船政文化、三坊七巷、寿山石等闽都文化品牌,凝聚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古往今来,福州涌现众多名家,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郑振铎、冰心、陈景润、吴孟超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史。据统计,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福州籍两院院士(含原中科院学部委员)累计达68人,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中国近现代发展过程中,福州的作用一直都很凸显: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陆续收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滨江滨海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永泰县
永泰县位于福州市西南部,县城面积2241平方公里,辖9个镇、12个乡、267个村(居),总人口38万。因境内遍植樟树,简称“樟”。习总书记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曾赞誉永泰“藏在深闺人未识,撩开面纱惊八闽”。拥有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3个中国传统村落(其中,26个已正式公示,但未正式公布),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45个省级传统村落。2018年7月,荣获“省级文明县城”称号。截止2018年底,永泰县是福建省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共有1271户414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永泰县作为首批实现脱贫摘帽的代表,将在今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永泰庄寨
永泰庄寨始建于唐朝,明清持续发展,晚清几乎遍及各村镇。历史巅峰期,当地庄寨总量超过2000座。经历岁月的洗礼,庄寨大都损毁严重,目前全县现存较好的庄寨还有152座,其中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有98座。庄寨已成为永泰的地标建筑,被誉为“南方民居防御建筑的奇葩、农耕社会家族聚落生存的记忆、传统乡绅文化弥足珍贵的载体”。
目前,永泰庄寨已获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争取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永泰庄寨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6座、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8处。其中爱荆庄已经获评亚太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已联合10座庄寨联合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点击此处,填写完整表格报名。
上一年,我们在永泰做了什么?(点图进入)
这是我们正在做的和即将要做的,你在我们的工作计划里吗?(点图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