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杨副组长、各位来宾、先生们、女士们,大家好!首先让我对大家参加这次论坛会表示欢迎和感谢。虽然刚才主持人已经表示了欢迎和感谢,但是我想我还是应该再次的表示欢迎和感谢。
去年7月份,首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那次会议得到了民政部和众多的非公募基金会NGO组织的热情支持,会议开得非常成功,年会发表了首届年度报告,并且提出了“自律”的创意宣言,今天我们这些非公募基金会和很多NGO组织再次聚会,回顾非公募基金会论坛成立一年来所取得新的进展、交流心得与体会,探讨前进中所遇到的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我们期盼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2004年底,随着基金会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我国的非公募基金会正式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到今天我们可以说,非公募基金会已经不再是在襁褓中的婴儿,已经开始试着下地走路,正在茁壮的成长。根据去年年会上所发布的报告,到2008年底,我国有注册的非公募基金会是643家,据说现在这个数字已经接近了1000,也积累了相当的资金。非公募基金会已经成为了我国慈善事业的一支重要的方面军。我们非常高兴看到在非公募基金会数量增加的同时,非公募基金会的素质也在提高,非公募基金会的各项制度更加健全,决策、议事规则也得到了更加严格的遵守和执行。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更加规范,并且普遍加强了自律与自我管理。
非公募基金会在今年应对出现的各种自然灾害中都有出色的表现,这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非公募基金会论坛所秉承的开放、透明、民主以及创新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主委会有8家发起单位现在扩大到13家,我们还希望有更多的非公募基金会能参与到论坛的组织和运作中,共同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坦率的说,尽管我国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在稳步增加,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但是,非公募基金会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业内人士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建立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就是为了创建一个平台,能够为非公募基金会实行“自律、自治、自我管理”打下一个基础。非公募基金会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回答和解决下面我所提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比如在治理和管理方面还缺乏独立性,信息的披露还不是十分充分,公众对非公募基金会还有一些疑虑,还缺乏更坚强的信任,项目的实际成效和考核评价的标准、程序等等也存在一些争议,我们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在本次论坛会议重点的加以讨论,共同寻找解决之道,逐步形成行业的规范、操守和原则。
非公募基金会在保持自己机构特殊和多样性的同时,要认真遵守法律和法规,要自律慎行,要尊悉自己所承担的历史和社会责任,不辜负众望,不辜负政府和不辜负出资人的期望,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公众、企业界和媒体的支持。同时我们欢迎政府、公众、媒体的监督和批评,我们新兴的行业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行业,尊重多元化的行业,所以我们本次论坛专门邀请了社会其他各界人士来参加论坛会议,希望他们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之道,能够提出有益的见解。
非公募基金会论坛组委会为了推动包括各种基金会在内的团结合作,提高透明度与公开性,倡导建立了中国基金会中心网,基金会中心网已经开始运作,发展的趋势很好,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我借用徐永光在上届结尾的话作为我今天发言的结尾,我想他的话今天还有很重要的意义。徐永光在上次发言结尾时说:“非公募基金会的横空出世,是中国民间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里程碑,背负着中国第三部门的希望、使命神圣,任重道远,业内人士将珍惜时代赋予我们的机会和责任,自觉担当、不负重望、自律慎行,努力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谱写辉煌的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