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年会

年会合作

年会门户

了解CFF

“转型与超越”:公益人才培育战略与女性公益事业发展
2015年12月30日

胡小军:下面,我想我们进入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圆桌对话环节。我们特别有请几位嘉宾:第一位有请谢老师、孙莉莉秘书长,还有她计划的学员徐婷。请大家给点掌声,谢谢!


首先我想问徐婷,你作为一个民间公益组织的创办人,在你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你觉得你最好的经验是什么?第二个方面,你觉得当前依旧困扰你的,面临的最大挑战或者问题是什么?请谈谈你的感受。

 

徐婷:其实我是个公益新人,这边都是前辈。我的专业是英语,原来在外企做管理。最开始我并没有做公益的概念,只是说我会帮助周围的人,聚拢一群母乳妈妈推广母乳喂养。但开始了之后我觉得我能从这件事当中获得热情,这是在以前工作中没有的热情,让我有了一个新的人生目标,所以我就开始大转行。

   

最好的经验是母爱10平方这个项目。正是因为这个项目我跟罗湖妇联、跟懿•BASE结缘了,当时认识了王校长和汪主任,他们对这个项目的支持真的是超出了我的预期。推广这个项目之前我还在想要怎么劝说他们加入跟我一起推广。结果我去了以后发现他们对这个项目非常支持!这真的是我最好的一个经验,给了我信心。王校长还带我参观了懿•BASE,告诉我NGO这个概念。那时候我的人生又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然后就进入这个领域,开始不断的学习。

 

胡小军:你自己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呢?

 

徐婷:最大的挑战是机构的管理,因为跟我以前的工作差别挺大的。以前我在公司里会做一些项目的管理,但完全是商业的。现在做一个NGO,比如说我刚刚申请下来创投的项目,我要开始建设项目、团队,所以我报名了她计划来学习我以后怎样去管理,怎样才能在公益的领域把我的NGO管理好,最大的挑战应该就是这个。

  

胡小军:这也是普遍的问题,我觉得现在包括很多资助的机构都出现一个转变,现在是立体的资助,不仅在组织建设方面能支持他们,在人才方面、在资源的链接方面、学习网络的构建方面也能够支持。我们罗湖希望做这样的事业。当然千万不要有太高的预期,这样没有实现的时候失望稍微小一点。

   

下面的环节,谢老师要不讲几句,因为你20多年一路走过来,我们很多学习的经验都是向我们第一代的开拓人去学习的,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在整个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过程、在人才的过程中,你是怎么来判断这个状况的?你觉得这个状况是走在一个正确的道路上,还是他们面临这些困惑你在20年前早就遇到过,你在这方面是怎么克服的?

 

谢丽华:这20年变化非常大。我们那个时候做这个事情真的是有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出现问题都不知道怎么解决,比如按体制内有一个党组织、上下级系统,我们自己做这些事情不是体制让你做的,你到体制之外去找也没有学习的榜样,所以那个时候真的是非常困惑。我觉得刚才你总结的国际的这些经验给我们进行能力建设,我是参加了他们组织前期最主要的几次大的能力建设。我参加了之后,我就感觉到这是有参考的,公益机构里的管理者或者是如何把一个公益机构能够做好的话是能够去借鉴的,但是有些借鉴,因为他们是和公民社会连在一起的,我们不是一个公民社会,我们如果要全借鉴的话是走不通的,所以我们就和高老师他们后来就做了一个本土的6家妇女组织,相互之间交流。我们不带任何面具的交流,就是你什么都能说,核心的东西都能说,关了门以后的话大家都遵守纪律不再去议论。我觉得那就让我们意识到借鉴国外经验的时候不能全借鉴。我觉得这点特别重要。

   

现在很不一样了,因为现在有各类的组织、各类的形态都可以去学,这点是特别的。反正做NGO跟做所有的不一样,它确实是理念之上的,是信念支撑你做的。我们后来出了一本书叫《梦想、激情、行动缺一不可》,没有梦想的人做不了这件事,这件事没有激情你连自己都燃烧不了。没有行动你说都是白说,所以我们总结出来就是在做公益的时候信念非常重要。而你作为一个党政干部可能不需要这些,你有激情就完了。也要有,但是他是在规范的,这是不能超越权限范围的。你只要为了这个目标,你什么创新都可以去做。

   

另外,我觉得现在有很多大学,可以到海外交流,还有不同领域的机构相互借鉴,我觉得真是太好了。但是现在确确实实人才在NGO也是两种,一种是管理人才,真的不是谁都能当管理者的,我有时候就想着蚂蚁、蜜蜂生来工蚁就是工蚁,它有带头的,不然选了半天可能就是一个专业人才。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真的不是一回事,但是没有高低贵贱,他是一个非常好的管理者也可能学历不高,但是他非常愿意和大家做事。有些人非得把一些专业性非常强的人放到管理岗位,结果他的管理也不好,他的专业也不能让他的长处更长。我觉得在这个领域里能够区别的、能够识别或者是给他一些什么样子的,能够告诉他逐渐的培训真的是能够管理人才;有些人不是管理人才,你让他上哪儿都不行。真的是这样,上哪儿都不行。我身边的有的可能做得挺高的位置,但是可能在体制内走得通,做我们这样的事情走不通。我想在管理人才上有这两个部分,这是我的一些体会。

 

胡小军:谢谢谢老师,我觉得她谈了两点,我知道现在在公益界也非常流行私人董事会,当然这是从企业界开始。谢老师他们20年前就干过了,6家妇女组织在借鉴外面的情况下怎么推动本土项目支持,他们成立自主学习网络,关起门来就是批判,哭啊。现在私人董事会都干这个,20年前中国的民间公益组织已经在干了。第二个,她谈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除了借鉴之外,本土的网络怎么构建。不管在西北、西南还是在北京有专门的公益组织学习的网络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分享。第三个,谢老师特到一个特别重要的趋势,我们同领域的组织比如她们都是做妇女、关注农村妇女、关注社会性别与发展的组织,他们之间能够形成一个紧密的网络。我想在深圳、在很多地方同领域的组织之间,怎么构建一个同领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学习网络,我觉得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当前也比较弱,但是国内正在开始出现,比如我们关注瓷娃娃,就是关注罕见病的,他们有专门的罕见病中心,每年都做各种针对罕见病的服务和组织之间怎么样交流、培训,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我们这个领域专业化发展。比如在广州的金丝带有一个金丝带联盟,都是关注癌症的公益组织,他们之间怎么结成网络;还有专门关注自闭症的、专门关注智障人士的,他们这样的服务机构怎么形成同领域的学习网络。我觉得这是谢老师刚才谈到的,其实在20年前妇女组织已经在做了,还因此造就了一些最了不起的组织。

   

下面我问孙莉莉秘书长一个问题,您或者你运作了一个非常好的深圳红树林基金会,在我们看来是非常成功的女企业家(提一下她的企业家背景?)。但是同时你还会接触到其他组织可能不是深圳红树林基金会这样的,他们的发展可能还有很多不足。从您的角度,您觉得他们这些人才有希望吗?因为很多人告诉我没希望了,再也不想参加你们公益的活动。第二个问题,你觉得他们草根组织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个瓶颈依然没有突破?我想请您从企业家的视角看待公益行业的人才。

 

孙莉莉:我刚才特别同意前面说的开始参与公益的优势和困惑(哪里提的?),我特别认同谢老师总结的和主持人讲的。我也是这样的,我最早加入劲草同行和创绿家的导师团队之后,我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他描述这个组织的过程,我特别急,我恨不得把这些组织全当了,因为我觉得开会开得乱七八糟,想法也乱七八糟。好多人是因为情怀去做公益的,他没有思考过管理,也没有考虑把组织做大,但是他总是不小心,因为中国的公益空间市场空间太大了,这么多事都没有人做。像我1994点开始创业的时候,做任何一个细分市场都有可能成功。我觉得他们面临的机会特别大,但是接下来真的要有胸怀。我从企业家的角度理解胸怀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真的有胸怀容下比你更有战略眼光的和更有能力的人加盟你这个项目和团队,带这个团队走得更远。它不是说你创办了就永远要打上你终身的烙印。能作为发起人已经很光荣了,你不要一直控制着它。这是我跟劲草的好多伙伴说的,包括我特别挑选了跟我们特别相关的像厦门的小小鸥等,我们都很熟,我跟他们说话都很不客气,我首先要说我这个企业家特别严厉,我从来不把自己当女的,我批评人特别不留情。我的好坏不怕别人说的,我就想说出来,你觉得我张扬也好,觉得什么也好,那就是我,我可以接受你的批评,我对他们的批评也是一样的,我觉得胸怀是特别重要的,能让人走得更远。第二,刚才你已经讲到了学习,因为情怀做这件事,现在这件事已经变成非常专业的事了,不论是管理还是在专业都非常专业。比如我孙莉莉转型要做一个公益人,不是我说做就能做的,在管理上我有贡献,但是具体说公益和保护教育上我从来不觉得我是专家。我在团队中也从来不要求按照我的兴趣、意愿、爱好、喜好去做这个事,我觉得我完全是要听团队和团队专家的,不是我孙莉莉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觉得要有这样的自觉,这种自觉不仅是你的觉悟,它也是你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代表你在这个行业中能走多远。比如像小钢姐,我特别敬佩的是她在阿拉善当秘书长的时候快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但小钢姐毅然把它辞去了,而且我们这届选举的时候让她当会长,她就不当。大家很清楚原因,我们那个基金会做到现在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管理它、运营它,我们作为发起人和理事是要完成我们自己的使命而不是霸着一个秘书处去做。

 

胡小军:我觉得思路非常清晰,我听到两点。第一个谈到的是我们过去经常探讨的一个问题是说为什么中国的草根组织和民间组织长不大,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我们可以理解为胸怀,但是公益界或学术界是让创始人死去。现在很多常青的组织已经经历过几代的领导人,我们知道中国的民间公益组织可能相对发展的空间资源方面要比过去好很多,但是它依然是资源缺乏,整体的环境依然有待改善,所以很多组织特别是你刚刚谈到的很多组织再创立的时候由于创始人本身的资源、个人的关系、强烈的热情以及不怕困难造就了这个组织。但是在这个之后呢,当它进入到一个规模扩展、进入到一个专业化管理的过程中,这个创始人本身如何定位?我觉得你刚才谈到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我们可以看到现在非常成功的组织,是由于他们做好了创始人的迭代或者创始人的更新。

 

第二个,我觉得你谈到非常重要的点是在互联网时代、追求小而美的时代可能专业分工是很重要的,当前公益行业的专业分工的进程可能刚刚开始,我觉得在民政部层面也在开始,比如过去有社工人才,未来是不是还会社会组织管理师,相当于我就是专门做筹款的,我就是专门做社会组织管理的,我就是做会员管理的,我就是专门做一线服务的。我们知道分工造就了人类的文明,我想在公益领域的分工可能也是刚才谢老师谈的有的人就是不适合做管理,有的人就是适合做这样的。我觉得这几个点对我们非常有启发。

我们时间进行到这儿还有二十多分钟留给在座的同仁,大家有任何的问题可以提出来。

 

提问一:大家好,我叫丁丽(音),在深圳刚开了一个新的组织叫绿色蔷薇,专门服务于流动女工、基层女工跟流动儿童的机构。我有很多问题要问,好像每个人都有,比如主持人还有谢老师。

   

我的问题是这样子,刚刚讲了好多,比如人才的部分,我不是专业的,但是我在公益领域已经工作九年了,我自己是做志愿者,然后是出来打工,现在我自己在这个领域做了九年的时间。今年我跟女工自己开了一个机构,也是民政局注册的。现在我的问题是刚才说到人才培育是非常重要的,像企业家孙总自己有资源、有资金,像谢老师之前是体制内有很多资源,我们如果是一个新的机构,就算之前有一些工作经验,我自己的新机构怎么找到人,还有找到专业的人?报酬本来就比较低,我们做流动人口的、做妇女的部分怎么样有其他人进来?

   

第二个问题,我们的选择权、服务权还是还给服务对象,我自己才是服务对象,我自己就是一个女工,现在自己成立,现在的权利我自己来做。我做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问题,怎么样去培养不是专业的,我们现在招的另外一个同事也是女工,我自己刚刚成立,但是我的新同事太新了,好像也不符合条件参加她计划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怎么样找到支持网络,我没有人脉关系,也没有很多的资源链接。比如我现在在深圳市注册女工做服务女性的机构,但是我不认识哪些妇联的人,我怎样找到这些人脉、资源?我觉得好多问题。

 

胡小军:三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可以不回答,因为罗主席就坐在你面前,就是认识了妇联。

   

我认为两个问题,非常棒,谢谢你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谢老师您在创业的时候不管怎么样,全国妇联有资源;孙总,不管怎么样,30多个上市都是你投的,人生有时候不能坐在同一个平台上是很残酷的一件事情,做公益是非常残酷的一件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这些又想做事,有热情的人,但是他们的资源基本上没有,社会网络支持,王石基本上见不到,也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想做,到底应该怎么做,他们应该怎么起步?第二个问题,我觉得谢老师来回答可能更好,我建议第一个问题三位都来回答。她本身是一个服务对象,她以前是做女工的,就像刚才谢老师谈到农家女很多工作人员以前都是你们培养出来的人又出来做这个工作,对于这部分人自身能力怎么样成长为专业的公益组织的合格人才,这方面到底有什么样的借鉴?

   

我们先是第一个问题,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也想做。当然第一个建议是先别做,如果她非要做的情况要应该怎么办?

 

徐婷:应该说在一年以前我跟你的情况是差不多的,因为我曾经在我生完孩子以后做过两年的全职妈妈,我当时想我要陪伴我孩子的前三年,所以我就坚决的辞职了。其实当时的辞职也是想暂时的离开一年,但是没想到一陪就陪了两年,因为母乳喂养的问题导致我整个人生发生了变化,就开始做推广母乳推广的事情。我给你的建议是你要自己走出去,去各个平台了解各种信息。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了国际母乳会,我接触了联合国基金会,我通过母爱10平方项目又接触到罗湖妇联,我又参加懿•BASE组织的工作坊,我认识到了很多社工,有很多是跟你做同样事情的,所以我觉得你要走出去。其实她计划的门槛非常的低,我的同学当中就有对公益完全是零的,她只是因为想了解、只是因为感兴趣就报名了,所以你要勇去尝试,机会肯定会有的,这是我给你的建议。

 

孙莉莉:我太羡慕你了,你今年多大?

 

提问一:27岁。

 

孙莉莉:我真的特别羡慕你,我回想我创业之初比你还大,我今年52岁,我创业的时候比你更大,所以我觉得你在年龄上首先比我有优势。你现在从一个被服务者变成一个想服务别人的人,不管你是因为什么做的,徐婷刚才讲她是因为有激情、因为情怀去做的。无论什么,哪怕你是觉得这个事做起来有点辛苦的,但是实际上你想改变自己、想创业,这个想法跟我当年是一引得。我理解你是带着一个创业的心态,你想换一个活法,想尝试一个新的事,你都做了永远的决定去做这样一个组织了。

  

下一步你就把自己当成一个创业者,不要抱怨,你现在拥有的资源、全社会的资源比我当年创业的时候好多了,你现在做的事和我当年做的事也是一样的,我们想卖出一个产品、想做一个产品。我是一个学文科的,我本科学经济、硕士学法律,第一个法律学位就是北大。我作为一个学法律的人想创办一个科技公司跟你的难处是一样的,也没有资源,谁也不认识,数学本来不好才改了文科的。你跟我们所有人开始的时候是一样的,你现在需要的是客户困难,坚定你现在的想法,你就考虑一件事你怎么能够服务更多的人,因为你想做一个组织就不满足于服务一点点人,那你就没必要做一个组织了,你就帮助别人好了,你就做一个爱心人士好了,你又不是,爱心人士可以出钱、可以出力的,你出力帮助别人就可以了。那现在不是,你要做一个组织服务更多的人,你首先就要想你怎么才能服务更多的人,你缺的是什么,你要自己努力去学。我家的保姆来的时候是高中毕业,我来的时候她是初中毕业,我让她去读了高中、学了会计,后来成我们公司的白领,现在已经结婚生孩子了,原来深圳报纸上登过这件事。我觉得我们的智商都一样,可能出身不一样,但是我的出身对我没有帮助,我父母都是医生,我的出身对我现在干的事完全没有帮助,反而我父母完全不理解,他们都是医生,当医生、当公务员好好的,我原来是公务员辞职了。我觉得我们的起点是一样的,我相信你只要有那份坚持、有那份刻苦和努力,你就一定能做到你想做的事。至于说多大并不重要,我觉得也不是做一个NGO都是成了伟大的NGO,关键是你那件事值得做,有市场空间,去做就行了。

   

这次会议上你来得也很值,现在这些人都是你的资源。一会儿我给你一张名片,我觉得无论是资助还是管理,我觉得肯定会尽我所能,因为帮助你也是我愿意的。

 

谢丽华:首先,你今天能够第一个举手而且你不只举了一次手,我就觉得你是一个能成事的人。第二,你说我们当初有资源的时候做,实际上我自己回忆,我觉得我是40岁做农家女的事情,我觉得40岁之前都是准备为做这件事来做的。其实40岁之前你只要做好你的每一件事情,然后你就能够积累到你能去做的随心应手的事情,所以你现在不要怕,你27岁才做。我们培养的一个马小朵就是一个家政工,干了八年的家政,听说我做打工妹之家,兴奋的跑到我那儿跟我谈一个小时。我就让她试着在我们那儿干一点事情,她自己后来不满足,她自己后来去创业,她到社区找和她同样流动的人,把鞋子都跑烂了,敲门,最后在那个地方找到了她自己服务的群体,在这个群体里面再找骨干,再加上外界跟我们的联系,在最初创业的时候一定的帮助对她来讲都非常的重要。她只要是有需求,我就觉得一定要给予帮助,她自己的火就慢慢的燃起来。后来她就成了影响中国农村发展的……当时选了30个人一党,60个人为一党,她是30个人那一党,我是60个人那一党。我特别为她高兴,因为我知道她的作用,她自己本身的行为真的比我的影响力大。你真的不要怕,你就从你的群体里头、女工里头去找服务的点、服务的需求,你去找和你一起有想法的一些女工的骨干,然后商量商量从哪儿开始干起。到你到了40岁的时候,我想着很难想象你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机构的领导人

 

胡小军:谢谢老师!激励人心。

 

高老师:因为本身现在是国内做劳工方面、做女工方面非常杰出的领导者,我认识是她是在去年北欧国际妇女论坛上,她去发言,得到很多国际学者的赞扬,她也是我们中国第一届妇女峰会的参加者,所以她很谦虚,她真的做非常棒。

 

胡小军:我还是要隆重介绍一下高老师,来自陕西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的创始人,她之前也是陕西妇联的一个副职级的干部,跟谢老师一样是6家最著名的中国民间妇女组织的创始人。某种程度上,我自己从事这个行业也是深受高老师的启发,她应该是我的老师。

   

第二位,您的问题问谁,问题是什么。

 

提问二:我是成都爱友信(音)的都灿灿(音),我觉得今天来这边挺有收获的。我想结合我的实际需要问孙老师一个问题,爱友信现在在成都市项目覆盖有一百来个社区,大家看到我们有这些资源之后就有企业家愿意跟我们合作。在跟企业家合作的过程,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这些企业家真正的内在动力的调动还有他的参与到我们工作当中的激情性调动,我觉得我们现在是遇到困难的,我会觉得参与的比较肤浅,没有像您这样那么深入的投入到这件事情里面来。经过了很长的努力,今天终于把我们其中理事会的一个成员带过来参加这个会,但是我们还有更多的企业的支持者好像还没有怎么样影响他们,所以我想听到您给我一些建议,就是怎么样做这样子的调动或者说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够有可能更深入的去发掘我们这些企业家的动力或者说参与到这个事情当中来的决心?这个是想问孙老师。

   

另外,很想问胡老师,您最后在提今天大会的PPT出了问题,说是基金会的操作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是否我们NGO更存在这个问题?我的问题是说可能在我们成熟的NGO或者基金会的眼里感觉像是我们草根的机构会不会在这个方面是比较弱、比较差的?如果我们真的确实这么差、这么弱,针对草根机构知识总结或者是急需梳理方面的能力提升,除了花一些钱花很长的时间来培育中坚干部或者领导人外,我们作为很有影响力的基金会还有没有其它的做法能够支持到我们这种草根的机构?就这两个问题,谢谢老师。

 

胡小军:最后一个问题提给我,我就简单讲,其实第七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办的是相当不错,这是我的感觉。第二,大量的民间的草根NGO做出的工作这种投入度和卓越性远远多于刚刚起步的基金会,谢老师他们90年代的公益组织、NGO已经在做了,基金会是2008年才听到的。我觉得这次为什么邀请这么多公益组织代表到基金会的年会,其实我想有很多意思,但是最主要的向你们学习。

   

下面一个问题让孙总回答。你问题比较长,但是我自己理解是企业家有的是想参与公益,但是怎么让企业家因为参与公益而燃烧起来呢?

 

孙莉莉:我觉得这个问题特别好,我能回答得特别好,没压力。因为我作为一个企业家,我做的最核心的贡献就是这个。因为今天不是我分享的主题,你问了,我就告诉你我的做法。

   

我觉得你应该去管理你的支持者,对我来说我的支持者都是企业家,他是我的捐赠人。我是分层管理,我认为任何一个社团组织一样分层管理。我自己作为企业家,我评估企业家做公益有两个诉求:第一,他是真想做公益,比如他觉得人生的选择,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觉得到现在企业可以不做了,但是到我闭眼之前一定要做公益;另外一种人,他觉得我的企业发展和我的社会身份的需要,我要去做公益,我要把自己放上这样的标签。我首先觉得所有的人都需要在你的带动下对他是一个教育让他原来不好的想法变好,让他更多的参与和动作。那怎么做的呢?我们成立了一个项目委员会,它跟整个基金会的管理其实是没有关系,项目委员会的牵头人是某一个企业家,最热心的那一个企业家、最有公益心的企业家做项目委员会,他可以不专业,我帮他请了很多专家,然后我所有的项目、我和秘书长一起开的会都是在项目委员会的召集下开的,让他们觉得他们是这个项目的推动和基金会运作的主人,他们可以在这里乱说,我可以不听,因为他对我没有决策权。这种参与感让我的高大上的企业家包括王石这么大的企业家在内的人,他们觉得是控制了基金会、掌握了基金会,其实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是说实话,只能跟你们说。其实没有关系,这是一个纬度。我,企业家第一个层次就分出来了。在这个项目委员会的平台上跟我到现在三年的企业家,他们基本上就是坚定了他们的公益之心,他们作为阿拉善的会员,没有人退会。阿拉善的会员没有流失率26%-30%,非常高。我经常骄傲的说我发展的会员无一退会,因为我带他们玩,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是带他们玩,这是一个玩法。第二个他诉求,他想在社会上有影响,我们在做活动的时候要考虑他的诉求,在传播的时候要把企业家放在他们要求的位置上。比如我们基金会做了一个很牛的事,我们发起了净滩活动,我们把它推动成了深圳市的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的一个活动,成了政府的活动,而且我们推荐王石会长做深圳垃圾不落地的大使。这个是企业家做成的,秘书会之所以能够接受是因为在这个纬度上满足了企业家的诉求。我们跟深商联合作,所有企业家都成了志愿者。我跟企业家讲的是我帮你们做企业内训,在你们企业内训的时候把这个公益放在一个企业内部管理的、社会责任的很重要的方式,今年我们也接了汇丰、诺亚这些大的机构,招商银行也来找我们,觉得这个做得很成功。我在深圳的500多个企业建立了净滩队,我给他要求最多30人,但是每一次来的时候都不是30人,比如说我在深圳湾做了一个净滩的时候,其实很简单,就是捡垃圾,根本不是专业版的净滩,就是为了让企业家出现,满足他的诉求,我们说的每一个队是300人,我当时约的是400人,但是当时来了700人,当时领导都晕了,怎么这么多人,莉莉你不说。他们都带着他们的家人来,一个人都变成了三个人。从这些纬度上,你要了解他,你要知道他的诉求才能把他管好,满足他,然后你才能让他更好的支持你,他才能有激情。现在每个企业家都想竞选下一任秘书长,但是秘书长已经有人选了,肯定是专业的人。

 

胡小军:谢谢,非常好。还有最后两个问题。

 

提问三: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北京公益基金会的青年志愿者发展中心的负责人。我的困惑很简单,我们现在在全国21个城市建立了我们的志愿者团队,大家也知道全国性的组织管理起来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们日常可能更多的是以线上会议的方式来集聚大家的力量一起来共商项目的事宜,包括日常我们想要组织学习等等机会,就是线下的机会非常的少。那么就存在:第一,组织相对来说比较分散;第二,我们现在发现组织之内,就像刚才胡老师说的一样大家更多是操作工,而不是设计师,只是在执行上级的感觉。

 

胡小军:能不能用一句话来阐述你的问题?

 

提问三:全国性的组织应该如何带领和做项目?

 

谢丽华:我觉得你们年轻人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这可能是你们的优势要建一个非常好的网络平台,也满足那些不同的需求。另外,不要过多的扩张。我觉得农家女刚刚开始那几年真的是扩张得人力够不上,自己给自己限定了这几个领域,其它的领域要做的事太多了,人家给钱也不做了,就在自己的范围之内,你能够管得住的范围之内。别过分的认为多就是好,实际上小精可能比多影响力会更大一些。

 

孙莉莉:我一接触公益的时候我发现在我前面的前辈的公益人,不光是谢老师这样的前辈,还有很多像你们一样的,就是他做环保特别专业的,每个人单打独斗的能力都特别强。我觉得就像企业一定要有一个核心的领导人一样,所以我是想把单打独斗的能力特别强的人弄在一起做成一个基金会的平台的时候,能够把这些人聚到是特别重要,我感觉这点是比企业差。我作为企业的一个领导,不管我是多大股东,我只要那个位置上,其实别人就会听我的,但是基金会不一样。我自己的经验,比如我每招一个人来对团队中的另外一个人都会有压力。我两个月前招了一个教育主管,原来做教育的人就有压力,就会闹出一堆事来,这个原因是做公益的人更需要合作精神。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就是你要想把这个平台做大的话,你们在平台做的人真要跟传统的学习。另外一个,你要想把它做强,不是简单的做大,不是数量的多少,觉得你要关注战略。因为我发现每个人都是闷头在做事,比如我们再环保特别明显,我认为我做特别专业,我在教育上已经在哪个机构待过;我认为保护特别专业,因为我是学植物、学动物等等。我觉得光闷头做事也不行,因为你都不知道你机构干什么,你不也知道要把机构带到何方去,你那个专不专业?比如说米铺的博士是我们的顾问,但是他原来是学鸟的,他现在不是作为一个鸟类专家跟我合作,他是作为在米铺这么长时间管理的专业到现在。我觉得你要关注战略,在战略方面要有一些思考。现在在互联网时代学习也比较方便,有一个更好的思考,有一个更包容心的、更多创新的思考,我觉得是你年轻人的优势。我原来做天使都是互联网专业,他们开玩笑说我25,因为我52,其实我是希望25,你们本来就是25,所以就更有(优势)。

 

胡小军:徐婷的母爱四平方,到时候有没有广州母爱四平方、珠海母爱四平方,有没有扩大的思考?

 

徐婷:实际上母爱四平方是一个全国的活动,它的总部是在北京,它每年都会招募一些推广人去北京做培训,培训完了以后就负责每一个城市的推广活动。比如说广州其实有一个在全国做的很好的母乳喂养的推广机构叫母乳爱,他们发起全国第一家母乳库,他们现在是做得最好的,它的发起人徐亮(音)是媒体人,他也是广州地区的母爱四平方推广人。

 

胡小军:全国的网络是怎么协作的

 

徐婷:会在全国招募热心者到北京培训,再回到各地培养各地的志愿者。

 

孙莉莉:我觉得在大的组织管理上,2016年我在基金会推的是扁平化管理,这在基金会是没有做的,因为小伙伴们除了创始人之外,特别在意团队原来的位置,他总是问我的汇报关系是谁,我跟谁汇报,谁是我的直接领导。我觉得这些事对年轻人伤害比较大,我现在想什么办法?是扁平化管理,你不用向某一个人汇报,你要向一个专业委员会汇报。我设了各种委员,它可能就是三两个人,还是那几个人,换汤不换药,但是他的身份变了,他变成一个委员会的人了,可能小伙伴人就会舒服一点。80后、90后对这个会特别在意,所以我是采取了这样的方法,明年在基金会上大家可以看到我推的就是扁平化管理。

 

胡小军:最后一个问题。

 

提问四:很幸运有最后一个机会可以提问,谢谢小军老师。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赫兰,目前是一个形象管理自序师,是一个形象顾问。我之前自己经营一个工作室,也是在创业,目前经过她计划的推动,现在以后做NGO组织的代理人。目前我的困惑是刚才谢老师提到了有的人就是专业人才,有的人就是管理者,他有自己的角色、定位还有先天特质,如何分辨出来自己究竟是不是一个具备了管理素质的人?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具备了这种管理素质,但是还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的时候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来成长?这是我的两个问题。

 

谢丽华:我觉得最好的答案在问你的内心,一般的管理上你创业者和管理者也不是一样,你管理者其实有职业的经理人,而创业者可能具备的就是创业者的那种素质。其实有些人,我们6家组织其中有一个老师不领导组织,他就是做事,这件事来了就几个人一块做,其实做的非常好,他觉得领导资质太浪费他其它方面的资源。有些希望能够来领导组织,有更多的人跟你一块看。我觉得真的最好的回答是问你自己,你觉得做什么的时候感觉到不累,毛泽东是与人斗其乐无穷,你在管理的时候你觉得一定是克服一个困难一定是困难接着困难、困难接着困难,克服一个困难你就会非常有成就感,然后再来一个困难你再克服,你可能就是一个好的创业者、好的管理者。而相反的你怎么这么麻烦呀,这事我还不如那个呢,我觉得你还不如你去做你的专业,在你的专业上能够给管理者一臂之力,实际管理者非常需要这种专业的人才。

 

胡小军:非常好,问自己心累不累,做公益的人心都很累。你跟他说:累不累啊?”“累死了。其实他的内心很快乐。第二个,我的建议就是亲自实践,试一下能不能搞定,搞不定也没有什么损失。我觉得这两个是最关键的。

   

我们的论坛到这里为止,让我们再次非常感谢谢老师、孙莉莉秘书长、徐婷、罗主席,以及四位提问的伙伴以及在座所有的同仁,希望在11月的最后一天大家度过一个难忘的下午。我们的分论坛到此结束,下次再会,谢谢!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博